27、扶立楚王(2 / 2)

景駒在項梁軍剛一圍山還未進城時,即帶著人馬跑了,後被項梁派人追到梁地殺死。

秦嘉軍被逼到絕路,下山時個個不顧生死。項梁、範增早知有這一天,立即讓將士閃開一道豁口放敵人下山。待他們一口氣跑出十裏之外,回頭看後麵無人追趕,準備歇一歇渡過前麵一條河時,突然前麵喊聲震天,從河道裏湧出幾裏長的人牆出來,並迅速從兩邊包圍了他們。秦嘉看又中了敵人埋伏,隻得號令將士拚死作戰,說渡過河即可安全。但士兵經過幾天的戰鬥加饑餓,又急趕了許多路程,這時已疲憊不堪,無力再戰。所以當與敵人麵對麵時,虛應了幾下,即倒地求饒。項梁軍為怕敵人反抗,不管倒的站的,都補上一刀。戰到最後隻剩下可數幾百人時,秦嘉被士兵指認出來,但拒不投降,被項梁軍亂箭射死。

與秦嘉一戰,使項梁聲名大震,各路英雄紛紛歸附,劉邦亦於幾個月後率部來投。薛縣縣令龍華主動把縣城獻出來,讓其作為大軍駐地。

攻打秦嘉,理由本是他違背陳王,另立楚王。現在秦嘉已滅,下一步任務當然是西進攻秦,解救陳王。不料這時卻有西來的義軍首領告訴項梁,陳王確已死亡,而且還是被他的車夫殺死將首級獻給秦軍的。項梁一聽大怒,罵道:“天下還有更大逆不道的人,這個車夫現在哪,我要將收留他的軍隊趕盡殺絕,把這個車夫碎屍萬段!”

範增這時恰在身旁,搖頭製止道:“事情不能這樣做。秦嘉擅立楚王固然不知天高地厚,陳勝自立為王也注定要失敗。道理何在?秦國侵占六國,盡管都有理由,但楚國最無辜。當初楚懷王是被秦王騙到武關會盟,然後扣押起來,至死不讓返回。對此國恥楚人至今不忘,所以楚南公斷言:‘哪怕楚國隻剩極少幾戶人家,最後滅秦的也必定是楚國!’陳勝帶頭造反,不立楚王孫為王,自己先稱王,所以不可能長久。今將軍從江東開始起事,各路豪傑爭相歸附,實是因為項氏世代都是楚國大將,能立楚王的後代為王。所以我認為將軍目前的首要任務是找到楚王後代,把真正的楚王扶起來。”

範增的話果然說中各位的心思,紛紛點頭。項梁看大家反應一致,細思老先生的話,感覺不無道理。但又考慮很難找到楚王之後,遂說出自己的擔心:“秦滅六國之後,對各國貴族後代進行了幾次大清洗,王室成員更不會放過,楚王還有無後代存世?即使有活著的,也一定是隱姓埋名,以天下之大,到哪去找這樣一個人?”

話剛說完,龍華站出來說:“事有湊巧,看來將軍要做的事都有神靈保佑。薛縣境內就有一個楚王後代,好像是在留驛,被一個大戶人家收留著。”項梁驚喜地說:“還有這樣的巧事?快讓人去找來。”

項羽帶著一幫人很快找到楚懷王之孫熊心。起初他不同意來,說是騙他的。項羽先說不來就把他殺掉,嚇得他更不敢來。又說不來就把他捆上,拴在馬尾巴後麵拖著走。他怕受皮肉之苦,才號叫著跟來。

有範增、召平、陳嬰等一幫謀士、舊官員等參謀,項梁不久即做出重建楚國擁立熊心為王的決定。為激發大多數楚民對懷王的懷念之情、對秦朝的憤恨之心,讓熊心襲用他祖父的封號,還稱懷王。因盱眙是項梁過江後戰爭命運的轉折點,籍兒又在那裏得了神馬,因此對那個地方很有好感,遂把國都設在盱眙。同時任命陳嬰為上柱國,給其五個縣作為個人收入的來源。項梁自號為武信君,當然掌管楚國的軍政大權。

加冕儀式上,劉邦、張良、項伯等俱看著熊心眼熟。劉邦恍然大悟,對張良說:“這不是去年你雇來放羊騙我的憨子嗎?”“我隻是借一下他的羊,於此人並不熟悉。”張良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