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不相信叔父會損害自己成全別人,當即讓人把叔父叫來,他要親自問問是什麼情況。但一時哪兒能找到項伯,他老人家正在劉邦給他築的愛巢裏纏綿廝磨呢,哪有心思管誰做皇帝誰做王侯的事兒。項羽沒辦法,對手下人說:“為老不尊,隨他折騰去吧。”
有滕羊這麼一個可心的小女子朝夕相伴,項伯日益感到人生的趣味,再也不想回到那種角弓鐵衣不是殺就是打的軍旅生活。劉邦車夫夏侯嬰問他:“怎麼樣老哥,這關中妹子如果不合你的口味,我再給你換一個?”
項伯馬上反對:“可不要胡說,小羊太好了。我這一輩子就沒見過這麼好的女人,下半輩子就為她活了。”
一日半夜,兩人正做到興頭上,滕羊誇張地叫了一陣後,突然轉喜為悲,竟隱隱抽泣起來。項伯當時慌了,著急地問:“怎麼了羊羊,哪兒不舒服?”滕羊道:“我哪兒都舒服,就是覺得你對我不好,總有一天會離開我。”
項伯說:“我還對你不好?白天我還對沛公的車夫夏侯嬰講,小羊太好了,我下半輩子就和你過了。”
滕羊說:“你答應過,讓項羽離開關中,但遲遲不去做,讓我怎麼相信你?”
項伯不解地問:“他離不離開,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他殺了那麼多關中人,關中人都恨死他了。他一日不走,關中人就要一日與他為仇。鄉親們要是知道我跟了他的叔父,豈不也把我看成眼中釘,家中父母怎有臉出門見人。”
這時楚懷王熊心已將國都遷到彭城,共敖不日到了這裏,呈上諸侯眾將的進表,奏請懷王讓項羽擔任秦王。懷王當時感到不愉快,心想你項羽是我手下將領,明知我與諸侯有約定,卻脅迫眾人要我認可你來做秦王,這不是要我失信於諸侯嗎,今後盟主還做不做?再說你做了秦王,諸侯多得你扶持,自然都聽你的,把我往哪放?與你平起平坐,或者幹脆看你的臉色行事?當然,楚懷王已不是剛一上任時的毛頭小夥子,多少有了點城府,心有不悅,也沒有表現出來,而是問共敖:“你是楚國的柱國,這些年跟隨項羽打仗,應該對他比較了解,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共敖說:“諸侯起義反秦,多不得力,唯項氏不畏艱險,勇往直前。雖非先入鹹陽,實功勞最大,所以進入關中後,劉邦主動把鹹陽讓了出來。有人乘機勸他做皇帝,項氏仁義,認為天下人最恨的就是皇帝,他不願讓天下人失望,同時更不願意淩駕於眾諸侯之上,所以隻願做個秦王。我個人認為這個想法合情合理。”
懷王更加震驚:“什麼?還有人勸他做皇帝,哪些人這麼少腦子?”
共敖看出最讓懷王受刺激的是“皇帝”兩個字,如果真是那樣,包括懷王在內的諸侯位子都將不保,所以懷王才會對這兩個字特別敏感。既然這樣,幹脆就以此嚇唬他一下,或許會讓他退而求其次,爽快地答應項羽的要求。遂說:“起初是秦國的一幫降臣,後來隨同入關的眾將也多有附和。後因項羽族人反對,這件事才暫且放下,但也隻是暫且。如果項氏要求不被首肯,也許他會一步登頂。”
懷王聽項羽竟有做皇帝的主觀願望,當時惱怒,脫口而出道:“他敢!還有沒有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