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用兵(1 / 2)

韓信、張耳帶領十萬漢軍快速翻過太行山,準備從井陘口進入趙國。但偵探了解到李左車有上述之謀,不敢輕易冒進,改道襲擊了代國。代相夏說逃往趙國求救。

陳餘以為漢軍對自己的部署有所畏懼,所以隻敢攻擊代國,不敢進入趙地。中午吃飯時,李左車又把自己的想法說給趙王和夏說聽。趙王和夏說都認為此計大妙,隻要能在此擒殺了韓信、張耳,今後不論漢王、霸王,都不敢輕易打趙國的主意。陳餘認為李左車有些充能,訓斥道:“你一個家臣,懂得什麼打仗,兵書上講,‘兵力有敵人的十倍就包圍起來打,兩倍就直接打’,今我兵力恰是敵人的兩倍,為什麼不大大方方地打,而要用那些擺不上台麵的鬼謀?自古有‘義軍不用詐謀奇計’的講究,我趙國再怎麼說過去也是七雄之一,凡在趙國做官的,都該把‘仁義’二字看得比什麼都重。今漢軍千裏來襲,人疲馬乏,糧草不足,麵對這樣的弱兵都不敢直接麵對,今後再遇到更強大的敵人,又如何應付?我不能讓其他諸侯說我膽怯,更不能讓人家說我不仁義。”陳餘是趙國的大功臣,他的話自然沒人不聽,夏說隻好按他的安排,帶回五千兵先去等待,等待陳餘打敗漢兵後接管政權。

哪知夏說剛一下山,即被漢兵連鍋端了去。聽了夏說的交代,韓信大喜,立馬回師井陘口,駐紮在不遠處。夜間,選了二千多名精壯士兵,讓他們每人拿一麵漢軍的大紅旗,抄小道埋伏在趙營附近的山穀裏,屆時如此如此。

天將明,韓信讓將士們隨便啃塊涼窩窩頭,告訴他們破趙後再好好會餐。大家將信將疑,有個大膽的士兵問:“有肉嗎?”韓信大笑說:“隻要你小子活著回來,我賞你一隻豬腿!”又命一萬人在趙營不遠處的河邊上布好陣,等待趙軍自投羅網。趙軍在高高的山上看見漢軍如此布陣,無不譏笑,都說他們找死。太陽從東方升起,韓信樹起帥旗,親率大軍向敵陣衝鋒。

趙軍見漢軍主將出戰,認為決戰時刻已到,傾巢出動,殺得難解難分。約兩頓飯功夫,漢軍不敵,丟旗棄鼓,向背水陣中退去。陳餘見狀,以為這次捉住韓信、張耳是肯定的了,所以指揮大軍窮追不舍。漢軍一路退到河梁處,再無退路,隻聽有個聲音特高的將軍喊道:“退隻能死,要活命就回頭把敵人殺死!”一句話傳出去,接著就是一傳十、十傳百喊“殺”的聲音。人群中響起“殺”的怒吼,所有將士都被激起鬥誌,轉頭和敵人死拚起來,如洪水猛獸,勢不可擋。趙軍傷亡慘重,掉頭撤退,到得穀口前,卻見趙營之上,漫山遍野都插上了漢軍的紅旗。原來是漢軍的兩千精兵乘虛而入,拔去趙旗,換上了漢軍的旗幟。

趙軍以為大本營被漢軍占領,軍心大亂,落荒而逃。漢軍前後夾擊,大獲全勝,陳餘、李左車都被活捉。會餐時有將士一邊啃著豬腿一邊問:“都說背水作戰是兵之大忌,十戰九亡。大將軍今冒此風險,卻取得了勝利,是何道理?”韓信說:“兵無常形,以詭譎為道。背水作戰,固然違背兵法,但兵法還說置之死地而後生。我軍人員都是從關中新征來的農民,沒經過訓練,如果按常規打法,十個打不過人家一個,隻有逼到死路,才會無所畏懼,凶如猛獸,以此對敵,何敵不克!”陳餘、李左車等被綁在帳前的立柱上,聽了韓信剛才與下麵人的對話,陳餘直罵:“為打勝仗,不擇手段,漢軍豬狗不如,你們不得好死!”聽到罵聲,韓信走到被綁的幾人跟前,看著陳餘說:“過去聽人說,讀書越多人越蠢,原來不信,今天終於信了。打仗講仁義,也隻有蠢豬才能做出來。你這樣的人多活何益,自己死了算了。”說完,讓人給陳餘解了綁,親手遞上一把劍,陳餘心再不服,但自知生還無望,看了低頭不語的李左車一眼,一抹脖子,倒在地上。接著韓信親手為李左車解了綁,李左車拾起地上的劍也要自裁,韓信一把奪過,說:“蠢人可死,將軍不可死,我還要向將軍請教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