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每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是大石嶺鎮大集。每逢大集這一天,附近各屯的人們從四麵八方湧向大集,在集市上互通有無。當然,集市也是農村民間信息傳播、交流的一個場所。
蘭小翎吃過早飯,便去約小姐妹們一同去趕集。她娘要她挎上兩隻大公雞,賣了買回些油鹽醬醋。同去的小夥伴有的提著籃子,有的背著個小背筐,大人們也叮囑她們不要貪玩忘了要買回的東西。她們嘻嘻哈哈出了屯子,蘭小翎招呼大家不要打鬧了,快點趕路吧,到集上要一個多鍾點呢。還不到十點鍾,蘭小翎她們就趕到了,她吩咐各幹各的,臨近中午的時候在集市的南頭聚齊,她急著要去賣雞的地方。
這時,整個集市已熱鬧起來了。街道兩旁的地攤、攤床上,有叫賣綠豆、大米、小米五穀雜糧的;有叫賣豬肉、羊肉、頭蹄下水的;有叫賣炕席、掃帚、簸箕日用家什的……;集市偏遠的牛羊市上,不時傳出黃牛有力的“哞哞”聲和山羊接連不斷的“咩咩”聲。——好一派集市繁榮的景象!
蘭小翎三拐兩拐就到了賣雞鴨鵝的地方。她聽煩了此起彼伏的叫賣聲,惟獨感覺叫賣糖葫蘆的聲音好聽。她買了一串糖葫蘆,咬了一個在嘴裏嚼著,眼睛在尋找一塊合適的小小的空地。
“蘭小翎也來了。就在我這一旁吧。”蘭小翎一看,是屯上坎的獵戶王大爺,他麵前放著一堆野雉、樹雞。“還是王大爺來得早啊,還占了個好地方,我也就跟著沾沾光。”蘭小翎放下了雞筐。
“就認得王大爺,不認得大李叔了。你家大紅公雞怎麼也舍得賣呀,不留著打鳴啦。”蘭小翎向旁邊一看,笑笑說:“大李叔也來趕集了,剛才真的沒看見,給你吃糖葫蘆吧。”
這時,集市中央大道開進了一輛汽車和幾輛摩托車,從車上跳下的持槍的人在清理場子,一時間擺攤的、趕集的紛紛後退,再後退,沒有人知道這些人是幹什麼的。過了一會兒,車上的擴音喇叭響了,嗤嗤啦啦,聲音好大。有些見識過的人說這是上邊要開露天大會,更多山溝裏的人互相詢問著,互相猜測著,誰也不清楚接下來將要發生什麼。
一直蹲在攤旁的老王對蘭小翎和大李說:“你們照看著,我過去看看發生什麼事啦。”蘭小翎答應著,大李說:“看這架勢,恐怕這集要趕不成了,你快去快回,不行咱們就收攤算啦。”
大喇叭開始說話了。
各屯來趕集的鄉親們,縣城開拓團偵諜隊奉命發布告示,一會兒偵諜隊的人要將告示發到你們手上。所有大石嶺鎮的人都要無條件服從告示上的條款,違者一律按反抗皇軍、反對開拓團論處。此告示的發布,對鄉親們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告示體現的歸並屯子設立治安區,有利於社會治安管理,今後有皇軍和維持會的保護,你們再也不用擔心土匪、擔心山上的遊擊隊,你們的土地被開拓團征用後,可以到開拓團出力掙錢。你們照樣是種地,幹種地的農活,還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趕集的人們從大喇叭裏,從手上的告示上,已經知道了偵諜隊興師動眾來到集市的目的。人們似乎忘記了在趕集,也全然忘記了要賣什麼、買什麼,都在低聲議論著。
“這些人都是漢奸二鬼子,狗嘴裏吐不出象牙,能有什麼好事。”
“並了屯子,就是鐵桶般管製中國人,接著就是開拓團進駐了。要咱們給開拓團幹活,那不就是勞工,日本人的奴隸嗎。”
“歸並屯子,當時就沒了住處,眼看就是冬天了,拉家帶口的,還怎麼活下去嗎,凍也給凍死啦。”
“這小鬼子就是不拿中國人當人,中國人怎麼到了任人宰割的地步。”
……
七嘴八舌的議論,讓人們驚恐驚惶起來。
集市上已經沒有了買賣,蘭小翎對大李叔說:“王大爺怎麼還不回來,等他回來咱們還是回去吧。”大李叔說:“你在這裏看著,我去找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