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而動(19、20)(2 / 3)

閑暇之餘,明翠的愛好就是跳廣場舞,活動活動筋骨,運動運動身體,六十多的人還像四十多歲似的活躍。多福路上跳廣場舞的有兩大特色,一個幾乎全是做生意的女老板,另一個就是各領**,也就是武漢話說的\"鬥舞\"。有跳交誼舞的,也有跳健身舞的;有跳廣場舞的,也有跳僵屍舞的,各玩各的,各跳各的,音樂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明翠最喜歡跳的還是鳳凰傳奇的《最炫民族風》,整齊劃一的舞者伴隨著音樂的節奏而盡情舞動,使得原本不再年輕的麵孔因此變得生動迷人:\"彎彎的河水從天上來,流向那萬紫千紅一片海。嘩啦啦的歌謠是我們的期待,一路邊走邊唱才是最自在!\"

隨風而動(20)

二十、紅場的馬克思像

隨風而動(20)

二十、紅場的馬克思像

因為莫斯科與北京有五個小時的時差,所以,當那個漢正街的女老板明翠正在燈火通明的漢口多福路邊**四射的跳著廣場舞的時候,念時的另一位老同學念寧正在夕陽的映照下深情款款的站在莫斯科紅場上仰望著那尊高大、莊嚴的卡爾·馬克思塑像,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無論風雲變幻,曾經的蘇聯在過去的那些**年代裏都給她們這代人留下了太多的記憶。從國民經濟的製定到五年計劃的執行,從第一部影片的誕生到第一套人民幣的印製;從重工業的崛起到導彈、原子彈的成功;從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到京廣線的全線貫通……正是因為有了蘇聯老大哥的無私援助,才會有那場打出國威的抗美援朝之戰的勝利,也因為有了以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大力支持,新生的社會主義中國這頭醒獅才能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當新中國如同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出現,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的最初幾年,念寧伴隨著中蘇友好的**結盟哇哇墜地。用火紅年代的一句話說,她們就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於是,她和她的同齡人一樣,在自己身上也留下了太多的前蘇聯的痕跡。

她們聽著卓婭和舒拉的故事長大,唱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樹》、《三套車》等前蘇聯歌曲度過了自己的青春時光,從看過《列寧在十月》的電影到崇拜《鄉村女教師》裏麵的瓦爾瓦拉,從讀過普希金的詩集到朗誦過高爾基的\"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至今她的影集裏還保存著一張自己拉手風琴的舊照,還記得Зравствйте(俄語:你好);Спасибо(俄語:謝謝)和Досвидания(俄語:再見),而念寧和她的宜昌四中初一六班的同學們也就記住了教她們俄語的那個站在講台上仍然個頭不高、滿頭卷發卻聲音響亮的劉老師。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距離的遙遠,語言的不便,兩國複雜的曆史關係,都導致他們對這個與我們相鄰的過去的蘇聯、現在的俄羅斯沒有過多的關注。但對於那些年過花甲仍懷有美好眷戀的人群、尤其是對這個被她的小夥伴稱為\"靜秋\"(電影《山楂樹之戀》女主角)的念寧而言,那個全世界國土麵積最大的國度不僅僅有著深厚的曆史、燦爛藝術文化氛圍,也不僅僅隻是個戰鬥民族,更寄托了她們幸福的童年和充滿**的青年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