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而動(19、20)(3 / 3)

當念寧和她的同伴們在莫斯科這座迄今已有800多年曆史、歐洲最大城市和俄羅斯聯邦首都巡遊的時候,秋日的莫斯科儼然是俄羅斯巡回畫派筆下的一幅油畫:**的林木、花朵組成的海洋、斯大林時代留下的積木似的建築,以及諸多東正教大教堂的洋蔥*,勾勒出那座城市絕美的線條。她們在具有典型歐洲風格的曆史古跡和錯落有致的現代建築中穿行,在那些聽起來熟悉可看起來陌生的城市裏留下了眾多屬於自己的照片。:

都說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兩座城市一個代表俄羅斯摩登的現代;一個代表古典的過去。而在念寧看來,莫斯科就是古典與摩登的有機統一。她們去過金壁輝煌的宮殿,也朝拜過聖瓦西裏大教堂,四中的校友終於有機會圓夢莫斯科大學;車上所拍的莫斯科電影製片廠的塑像,就好像原來八一製片廠的廠徽;普希金廣場讓人不禁會*起\"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的詩句,在那個\"愛情與懶惰共同消磨了他愉快的一生\"的普希金廣場,她在普希金銅像前留下了自己身影。

她在走馬觀花的沿途按下快門的時候對這座城市充滿了敬畏,在拍攝莫斯科河的夕陽之時會注意光線與色彩的配合,仰拍那個據說用三百公斤紫金鑄成的教堂金*之時,會想起黃金放置在那麼高的位置,梁上君子會望而興歎;站在紅場上,單反照相機的鏡頭會穿過國家曆史博物館,聚焦到大名鼎鼎的紅場上;看得見紅場閱兵時總統普金車隊必經的那條很古樸、用石塊鋪砌的坡道,印象最深的便是紅場的地麵,全部由條石鋪成。

當鏡頭掠過莫斯科那燈光燦爛的夜景時,念寧會在心裏*唱那首熟悉而優美的旋律:\"深夜**裏四處靜悄悄,樹葉也不再沙沙響;夜色多麼好,令人心神往,多麼幽靜的晚上。\"當鏡頭對準紅場的那布滿滄桑的石板路麵時,她會心潮澎拜的想起二戰期間,那些俄羅斯軍民就是在這裏接受領袖檢閱之後,唱著激昂的戰歌奔赴前線:\"聽吧!戰鬥的號角發出警報,穿好軍裝拿起武器,共青團員們集合起來踏上征途,萬眾一心保衛國家!\"

對於每一個到俄羅斯和莫斯科去旅遊的遊客而言,都是一次**之旅,而對於念寧而言,卻是一次期盼已久的尋夢之旅,因為這個國家、這座城市對於她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可惜紅場背後的列寧墓正在維修沒有開放,使得她想向那位偉人列寧恭恭敬敬的鞠個躬,表示一下自己的敬意的願望沒能實現,真的*遺憾,因為她的名字就是紀念列寧!

前蘇聯的瞬間解體、超級大國的轟然坍塌,俄羅斯去蘇化二十年,馬恩列斯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從無處不在的塑像可以看出,現在的俄羅斯人崇拜的是普京那樣會展示肌肉、不畏**的英雄,是開國元勳彼得大帝、亞曆山大、葉卡捷琳娜、朱可夫那樣的傳奇人物。站在紅場邊唯一的那尊馬克思塑像前,念寧仰望神聖的馬克思,耳邊似乎響起英特耐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的旋律,可她清醒地知道:曆史就是曆史,**主義的理想和現實竟如此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