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鄭長威呢,他出生於城市街道居民的家庭,父、母親都是靠四處打零工來維持全家生計的。因為無所依靠,所以他的前途也是靠自己打拚和勇闖出來的。前幾年,他不甘心待業在家吃閑飯,先是跟著精明的表哥到農貿市場做起小買賣,當上了“二道販子”。之後,因得到工商幹部何秋霖的鼎力相助,他在平等街服裝百貨市場租要了一個攤位,並領到一本個體營業執照,這才正兒八經地發了點小財。因為口袋鼓了,腰杆子也硬了,他便顯露出財大氣粗的模樣,完全不把單位上班族的人群放在眼裏,在同學們麵前,他這位個體戶大言不慚,自我吹噓是全班唯一的“萬元戶”。而當時,“萬元戶”確是讓絕大多數人心中既嫉妒又羨慕的時髦稱呼。與之相比,全國各大、中城市的國家幹部和企業職工的月均工資收入約在50——100元不等。當年的上班族想要攢夠一萬元,恐怕要十年不吃不喝才行喲。
通常情況下,同學聚會也算得上是一種社交場合,人們應該講究一些衣著裝束和打扮。常言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由於那時人們的收入普遍偏低,故而對外表的裝束和打扮並不十分講究。此次同學聚會,男同學絕大多衣著樸素,甚至有人穿一身藍色工裝就前來參加聚會的;女同學的衣裙雖有些色彩但其布料和款式也都很普通,也少見新穎別致或光彩照人的服飾。就拿何秋霖來說吧,他作為政府機關的國家幹部,穿著理應講究一些,但他不過是上身穿著一件深色的夾克外套,而下身卻配著一條灰色的工商製服褲。當然嘍,凡事都有例外。個體戶鄭長威因為手上有錢了,在穿著打扮上趕潮流講時尚,標新立異,穿戴奇異也就不奇怪了。他的外表集中體現了當時社會上青年人追求的時髦:燙卷的長發,黑皮夾克上衣內配著花格衫衣,深藍色的水磨布緊身牛仔褲,油光錚亮的尖頭紅皮鞋;脖頸上套著一條銀鏈兒,左手無名指上箍套著一枚碩大晃眼的金戒指。從他的穿戴和派頭上,可以看出他自我感覺優越,頗為洋洋得意,也襯托出他所過的日子可比別人要富足多了。
在這張圓桌上,鄭長威與畢自強、何秋霖兩人坐對麵。由於相隔稍遠了一點,彼此間無法竊竊私語,大家的交流隻能把話都擺到桌麵上來說。此刻,鄭長威神氣活現地坐在那兒,正口若懸河,嘴裏噴著唾沫星子,大談特談他的經商本領和擺攤做買賣的那些趣聞軼事,而且言必誇耀其如何掙錢的能耐。這讓那些少見而寡聞的同學一個個都豎起了耳朵,聽得津津有味。畢自強發現,當年在班上不太愛說話的鄭長威,如今竟然變得如此能說會道,真是鐵樹開花了。看他那雙薄嘴唇說起生意經猶如黃河之水滾滾而來滔滔不絕,直讓人覺得他過於油嘴滑舌了。這也難怪,作為一個天天與人打交道的服裝個體戶,他既有如此的生活磨練,理所當然地會增長許多社會閱曆而變得識多見廣了。
“這年頭,若想做個體生意掙大錢,其實一點也不難呀。”鄭長威衝著坐在桌對麵的何秋霖笑了笑,豎起大拇指向同學們推薦和抬舉他,誇大其詞地說道:“在座的各位同學,我們班的何秋霖現在工商局管市場,那可是真牛啊!你們誰想辦個證,要個攤位,就找他好了。保證一點問題沒有!你們都不知道吧,在市場裏對那些個體戶來說,他手上的權力可大了。讓你擺你就擺,想罰誰就罰誰,想讓誰發財誰就能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