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善自為謀(總255節)(1 / 2)

在元旦兩天的節假日裏,畢自強精心策劃的這次“摸大獎”商品促銷活動,總算是圓滿地落下了帷幕。一般來說,這種“摸大獎”活動,商家打著“薄利多銷”的幌子隻是作為掩護。因為無論如何,他們絕對不會去做那種賠本讓利而隻賺吆喝的買賣。對市民們來說,在節假日裏出來逛街購物也多有摸獎討個喜慶吉利的心理,往往能驅動那些平時省吃儉用的人們掏出一些錢來購物。但是,又讓人料想不到的是,此次抽獎活動被摸走的兩台彩電在街上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之後,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被送了回來,最終又擺放在昆鵬商場的櫃台上按原價出售。

其實,這場鬧劇完全就是畢自強策劃和導演出來的一個商業陰謀。事先,他秘密給兩個師弟分派了一個瞞天過海的“任務”:一是陳佳林找來一個發廊妹,讓她在元旦當天中午過來摸走一台彩電,因為那個時段街上的人最多,能進一步激發人們的購物欲望;二是田誌雄又找來一名搬運工,在翌日下午活動結束前再摸走另一台彩電,以便達到掩人耳目的作弊目的。隻可惜那些心地善良的人們,誰也沒想到自己會一不小心就掉進了黑心商家所預先設計好的陷阱裏。

自古以來,人們就有“無商不奸”的說法。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國正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而且當時是一個法製不建全、不完善的時期。單就畢自強而言,這是他頭一回有意識地幹出這種為了追求商業利益而不講道德的非法勾當。這是因為在他步入經商的整個過程中,早已見識了不少商業操作的玄機和奧妙,比如胡大海曾經為他樹立的“黑心”樣板——以倒賣以舊充新的彩電而獲取暴利。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追求商業利潤的最大化似乎是作為商人的一種本能,也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在市場經濟與法製不健全的這一時期,一旦摒棄了社會法製的威懾力,那些不法商人就會幹出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也就是說,在商業違法的風險成本極低的情況下,如果講良心、講道德也就不可能賺到錢,從而達到一夜暴富的目的。人們為了在競爭中得以生存下去,避免在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敗北出局,這正是經商者必須麵對的殘酷無情的社會現實。所以,但凡經商者大都對“叢林法則”有著極為深刻的理解和體會,即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優勝劣汰。通俗地說,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淤泥”。

元月三號上午,畢自強準時來到昆鵬商場經理室。他的辦公桌上堆放著一些剛送來的文件材料,全都是各個櫃台關於近期商品銷售的營業情況。他先是為自己倒了一杯白開水,然後拿出一瓶醫治喉嚨的中成藥,從中倒出兩粒藥片放入嘴裏含著,這才坐下來忙於工作,逐頁地查看那些數字報表。

在元旦期間“摸大獎”的活動中,畢自強因為過度地吆喝和喊叫,他的嗓子現在已變得異常沙啞,都快說不出話了,但這並沒有影響他的情緒。這是因為,當他看到這兩天比平時高出四、五倍的商品銷售總額時,內心裏為自己的精心謀劃獲得如此成績而難免有些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