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朱溫所猜的那樣,王重榮不僅是自己老家蔡州的隊伍傾巢而出,還重賄知蔡州刺史秦權宗一同出兵夾擊朱溫,幸運的是朱溫軍在回渭州的途中沒有被秦權宗半路堵截,因為那時候他也在思索到底要不要接受王重榮的請求攻擊朱溫.直到後來確定黃巢那個所謂的大齊朝廷正被夏州節度使諸葛爽率領的夏州兵給騷擾得焦頭爛額之際,方才命手下的大將王重師率馬步軍一萬五千人來相助王重榮.
所以,渭州的防事就更加吃緊了,王重師整日就在城外大叫邀戰,且指名道姓要寇彥卿出來單獨較量一番,拚個生死!有幾次言辭惡毒差點讓寇彥卿忍不住要抄著武器出戰,好在眾將的相勸下方才作罷.
王重榮大軍圍城的第二日,朱溫正在府中部署防禦軍事,管家老高這時走到他的案前稟道:"大人,有一名叫謝瞳的謀士欲獻策於大人之前!"
朱溫眉頭一皺,問道:"怎的我沒有聽說過此人?"
老高回答道:"此人說他是剛剛入府的謀臣,現下正有大事與將軍相商,還說了時間緊急,希望大人抓緊時間等話."
朱溫很是好怪,便說道:"先傳他進來罷!"
不一會兒,一個高瘦的中年書生已經走進朱溫的議事廳內來了,朱溫實在想不出這樣一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書生能有什麼妙計能夠獻給自己.便先聲奪人般開口說道:"怎的本將之前未見過你這謀士?你說來獻計,不會是王重榮那老狗的細作吧?"
身在一邊的朱友文卻是很清楚,可能就是這位叫做謝瞳的謀士改變了朱溫全軍的命運,自己不能不幫幫他.於是便開口對著朱溫說道:"父親,也許他真的有什麼妙計說出來呢!且讓他說說看罷!"
朱溫聽朱友文這樣說,於是便點點頭說道:"那也好,就這樣吧,你且說說你有何妙計?"
謝瞳施施然說道:"我觀將軍此時凶險至極!"
朱溫臉色一變,喝道:"此話是何意思?"
謝瞳鎮定自若,瞧著朱溫身後掛的那副八俊圖,慷慨說道:"那本人就先為將軍分析其中利害之處,首先,將軍身處險地渭州城不堅而兵不多,此將軍凶險一也.其次,將軍求救於大齊皇帝增援,但至今無一兵一卒來援,此將軍凶險二也.第三,四方諸侯虎視眈眈於將軍,一旦將軍兵敗於此,試為將軍想有何處可歸?無非是四處受人追劫而已!此將軍凶險三也!這三點還請將軍深思!"
此番話方才終於讓朱溫徹底相信此人是個人才,因為這幾天困擾他的也就是謝瞳提到的那幾點,於是朱溫擺出一副不恥下問的姿態問道:"先生此言不錯,可是本將卻想問先生的是此番該如何將此難化險為夷呢?"
謝瞳知他必有此問,便對朱溫說道:"黃巢不過起於草莽,因唐衰亂,抓住了機會而奪取長安稱孤道寡,並沒有有什麼功德興王之業,將軍怎麼能與其共同成事!現在天子在蜀,諸鎮之兵日益集結於中原,以謀興複,是諸侯暫時還不敢忘掉唐朝之恩德。況且將軍力戰於外,卻被庸人製之於內,則我建議將軍不若像昔日章邯那般背秦而歸楚。"
朱友文聽見他這樣說,很是佩服,暗道若照謝瞳的話做的話,不僅可以免此城淪陷之災還可名正言順地成為唐朝一方勢力而不必被人罵為反賊,實在是高明之極.但若要朱溫下定決心背叛黃巢的話卻不知結果會如果.
誰知朱友文正在這般想時,朱溫已經說道:"天幸有先生助我,讓我茅塞頓開,本將自當按將軍謀劃之策而行,但不知道將軍有何更好打算?"
謝瞳說道:"無非有三點,一,不得讓黃巢知道我等已經歸降於唐;二,和王重榮等唐將仔細談判先取得他的信任.三,於大唐天子遣使著意討好,若得機會則可行故曹操事!"
朱溫心裏知道他是指若有機會的話則可以劫天子以令諸侯,心下對他的計劃欽佩無比,說道:"便張良在世也無先生如此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