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清官不收禮(1 / 2)

朱友文到達興元府的這個時候約在僖宗文德元年左右,在朱友文那有限的記憶裏清清楚楚地記得這個時候朱溫已經被僖宗再次加封為淮南節度使,原來的淮南節度使高駢已死,而現下盤踞江南道諸州的揚行密在曆史上的這個時候卻是剛剛到了他的發家之地……揚州,還沒有什麼大的作為。朱溫為了拉攏他也為了好控製自己還沒有軍隊駐防的淮南,隻能上表僖宗讓實際據有其地的揚行密為淮南節度副使一職。

其他等地的諸侯倒與曆史上的事實記載相差不大,如劉仁恭等輩。

曆史上的這個時候,大唐的皇權已是徹底地旁落,不僅天下諸道不納供奉,不尊僖宗的皇令,就連表麵上的一點點尊敬也都不給大唐的這位二世祖皇帝,但是實力遠不如一方藩鎮的僖宗也隻能苦苦地接受這樣的事實,畢竟現下眼下的這個世界都是以武力說話的,以大唐盤踞在蜀中的這一點點勢力,能夠不被人覬覦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哪敢對任何一方的割據治罪,現在僖宗的最大籌碼都是壓在遠在長安已經控製了關中、關東等地區,名義上擁有淮南地區的朱溫這樣一位天下最大的諸侯能夠對他大唐社稷效忠了,但是朱溫到底是不是忠天大唐,或許隻有天知道。

至少朱友文可以明確地說,朱溫心中對效忠大唐這樣一件賠本的買賣是不可能有半點興趣的,他之所有這麼急迫想要把僖宗及大唐那一套由大官小官組成的行政係統,皇親國戚等搬到他掌握之中的長安去的原因大概完全是想學當年“曹阿瞞”的手段。所謂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的字眼對於朱溫這樣的野心家是很有誘惑力的。

經過這樣的一番分析,朱友文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曆史上發生的與他現在所遭遇的種種已經有很大程度上的不一樣了,蝴蝶效應已經緩緩展開了它美麗的翅膀,未來還會發生什麼他也是完全不知道,也不可能預測到以後會發生的事再來個趨吉避凶,這樣的事完全不可能發生,未來還是真正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前方的道路怎樣走卻是半點也馬虎不得,他可不想自己一條小命就葬送在這樣的一塊不知頭尾莫名其妙的大陸之上!

就在他在崔護為他準備的最好的館驛裏在仔細梳理這些事情的時候,這時就聽到自己的親兵衝了進來向他報道:“稟報大人,外麵有一個說是城中刺史派來與大人商量大事之人要見您!”

朱友文有些納悶,如果沒有猜錯的話,來的人定是崔護那小子的手下,不過他昨晚上結結實實地被自己給嚇了個屁滾尿流,今日又怎麼會敢派人來呢?找罵嗎?

當下便命人把人給帶了進來。

昨晚上的驚魂朱友文是深深地記在了腦海裏了,在回到館驛的第一件事便是從自己的“神機營”裏抽調出了二十名最為精銳的士卒作為平日裏護衛的親兵,他可不想再拿自己的小命來開個玩笑了!有了這樣二十名身強體壯,武藝出眾的衛士保衛,心裏的安全感也是增加了不少。

經過一晚的商討,歸穀子給朱友文提了三條建議,其一、結好崔護,進一步結好崔雍,通過他才能接觸到大唐死而不僵的中央政權,從而才能改變僖宗遷都的曆史變動。其二,命令手下的幾名勇將各自帶隊將僅有的家底一萬多人好好訓練,做到軍紀嚴明,不騷擾民間,給天下留個好軍隊的印象。其三,先在興元府中發展發展,補充軍中糧草、輜重,熟悉蜀中的地理環境,因為興元乃是蜀地通向中原腹地的第一站大城,從中也可窺得蜀地裏的種種!

商量得半響,朱友文自己認為最為重要的卻是第二條,畢竟一萬多的武裝部隊不是個小數目,雖然興元也是個有著幾十萬人口的大型城池,但是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更何況是像他這樣傭兵反出義父,可能會為天下所不恥的古怪勢力,珍惜名譽比珍惜其他任何東西都要來得重要!

商量下來就是施行了,一大早,龐師古、耶得、霍存等跟隨在朱友文後麵的有名大將都已經各自帶隊把一萬多人分批帶離了興元城,來到了不遠處的一座小山丘,各自按各自的訓練目標進行訓練,通過幾天的行軍,這幾支軍隊的磨合倒是越來越好了,如果加以好好的訓練的話,相信這一隊人馬定然可以成為天下矚目的鐵軍!這是霍存在看了整個軍隊情況之後,集合了他好幾十年帶兵經驗而提出的,朱友文在聽了之後自然大加讚賞,當下軍事上最重要的事便是訓練二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