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邊事(中)(2 / 2)

饑餓的恐怖並沒有因為沙陀人的強壯就沒有降臨雲州,相反的是,處於幹旱集中地的雲州基本上可以說是顆粒無收,相對於其他城池人口要遠為多的此地,饑荒程度是最為嚴重的,那些漢人百姓因為聞名於沙陀人治下的雲州是一處好去處而曾經拖家帶口移居此地,到了今日才發現原來的決定是多麼的錯誤,雖然沙陀人對於要民眾課稅這一最能讓普通百姓害怕的舉動不是太熱衷,在他們的治下每個成年人每月隻要納米十鬥就算是承認了沙陀人在雲州的統治地位,也就保住了自己在雲州的居住權,而在城外的那些莊稼們就可以任自己開墾任自己耕種了,這對於以農業立國的古代人來說簡直是無上的好事了!

然而,災害同樣在那時是沒有什麼方式可以阻擋的,幹旱一到,千裏禾苗毀於一旦,一年裏所種下的希望化為泡影,生存麵臨著無上的考驗!

雲州的災害情況尤其嚴重,這讓沙陀人最高的統治者,年近七旬的李國昌,這個曾經為沙陀人命運而帶領族人奔波於長城內外的老人,感受到了一絲異樣的氣息。

這個時候的他站在雲州高大的城樓之上,看著秋日裏稍顯涼意的天地,發出一了聲長歎。

滿目所看到的,並不是已經長成的莊稼,反而是一片異常空曠的空地!這片本該滿是黃澄澄的希望的土地變成了一片空曠,這讓他的心感到悸動。

這片天地是這樣的空,這樣的曠闊,令人心驚的曠闊!!!

李國昌向來不是一個以感情用事的人,但是看到這樣的影像還是不由自主地歎了口氣,為整個雲州的百姓為整個沙陀人的希望而歎息,老天,為什麼你又要在這些已經飽受折磨的百姓已是傷痕累累的作品之上再添上一把鹽巴呢?到底想怎麼樣呢?

天地不仁,在這個時代裏簡直不仁到了極點。未來,或許有更為恐怖的事情發生,在前方空曠的天地裏,塞滿的可能不將是空曠,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屍山和血海!

斜陽如血,李國昌略為佝僂的身體在光線的照射之下卻又是顯得那麼的屹立不倒!如同一坐山般的屹立!

或許,這就是不甘心於天地的驅使而為此站直了的身體!有了千千萬萬這樣的腰板,還會畏懼天地給人帶來的災害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