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更新明天再更(1 / 1)

本書男豬腳的史籍記載:

博王友文,本姓康,名勤,太祖養以為子,受禪後封為王。下有闕文為東京留

守,嗜酒,頗怠於為政。友珪弑逆,並殺友文。末帝即位,盡複官爵。

……取自《舊五代史》

博王友文,字德明,本姓康名勤。幼美風姿,好學,善談論,頗能為詩,太祖養以為子。太祖領四鎮,以友文為度支鹽鐵製置使。太祖用兵四方,友文征賦聚斂以供軍實。太祖即位,以故所領宣武、宣義、天平、護國四鎮征賦,置建昌宮總之,以友文為使,封博王。太祖幸西都,友文留守東京。

……取自《新五代史》

大家可以看到,舊五代史的說法說他嗜酒,頗怠於為政,就是說他懶得連政事都不想去處理整天隻知道喝喝酒啊,泡泡妞啊,諸如此類的風雅之事.

而新五代史的說法則與之迥異,這時可以看到的是說他幼美風姿,就是說小夥子小時候長得就挺帥的.好學,很喜歡學習!善談論,也話他還會晉朝人傳下來的那一套玄學和清談!頗能為詩,就是說寫詩寫得也挺不錯的(看來以後在寫書的時候得給他自己來點詩作了),朱溫剛開始有點小勢力的時候(也就是領四鎮的時候),他就做了度支鹽鐵製置使,這是個什麼官叫呢,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稅務局兼財政局局長,這樣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官了!後來朱溫吞並天下的時候,朱友文就在後方負責財政方麵的工作,我懷疑可能是他的經營和規劃能力超強,要是他到咱們現代來的話,那還不得是比爾蓋茨樣式的人物,後來朱溫做一大梁的皇帝,就給了他專門負責那四鎮(宣武、宣義、天平、護國)的賦稅,最後還建了個專門用來搜刮民脂民膏的機構……建昌宮並命他為使也就是全權負責人!

總之他是封了王的.具體的名號是:博王!我想這和他的博學多才大概不無關係吧.

至於他的結局倒是很悲慘的,友珪弑逆,並殺友文,就是說朱友珪做亂的時候順手也把朱友文給幹掉了,大概平時就看他不爽,長得又比自己帥,又比自己有能力.在朱友珪控製朝政以後,第一個殺的宗室便是朱友文,我每每看到這兒,都替朱友文感到惋惜,這樣一個有材的人慘死於逆賊之手,豈非天哉?

而這也是促成我寫這本書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而且,我在寫到後麵朱友珪叛亂是肯定不會讓友文慘死於朱友珪之手的,這一點是肯定的,靠,男主角都掛了,那還寫個什麼哇,嗬嗬!至於女主角都有哪些嘛,秘密,嗬嗬,後麵會寫到的,如果讀者大大們誰有更好的點子可以發書評告訴我,謝謝了!

現在整理一下男豬腳的來龍去脈,也好讓大家有個清楚的認識!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