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滅亡後中國經曆了漫長而混亂的四分五裂的時期。漢民族陷入了長達三個半世紀的撕殺戰亂之中。像仿於羅馬帝國滅亡後的歐洲的黑暗時代。東晉時實際中國經過漫長的戰亂的漢族已經消沉、疲憊、頹廢、迷惘。中國已經接近死亡了,在中國占統治地位的已不是漢人。而是被漢人稱之為蠻夷的民族。因為漢人已沒有力氣在做戰了,強壯的青年大概大多戰死,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殘婦。沒有能力阻止異族的入侵。眼看著中原沃土被外人占據。據《晉書》記載塞外內附有三十萬人,入塞匈奴有數十萬人,羯族和其它進入中原大地的十九種種族有一百多萬人。羯族、鮮卑族是白膚色人種。而這些隻是有記載的。南北朝時期,更是各種蠻族大批的進入中原,人數已經多於中原人。就是說入侵者已經占據統治地位,把中原瓜分了。打個比方這要比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在中國的土地上建立大大小小的殖民地嚴重得多。因為入侵的異族在中國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公元306年,巴氐族人李雄稱帝,定都四川成都,建國號大成,史稱成漢。
公元315年,拓跋族人猗盧稱王,建國號代,占有蒙古地區。
公元319年,漢臣劉曜稱帝,定都陝西西安,改漢為趙,史稱前趙。前趙臣羯族人石勒稱王。
公元337年,東晉臣鮮卑人慕容晃建燕,史稱前燕]。
公元351年,後趙臣氐族人符健稱王,定都陝西西安,建國號大秦,史稱前秦。
公元384年,前秦臣鮮卑人慕容泓稱王,建國號燕,史稱西燕,占有陝西地區。前秦臣鮮卑人慕容垂稱王,建國號燕,史稱後燕,占有河北地區。
公元386年,前秦臣羌族人姚萇稱帝,定都陝西西安,建國號大秦,史稱後秦。前秦臣拓跋圭稱王,建國號魏,史稱北魏。
公元407年,匈奴人赫連勃勃稱大單於,建國號大夏……
五胡、十六國亂我中國。這時的中原人已不是漢時的中原人,漢朝的原有人口早已不足的一半。 中國開始蠻夷化,比起漢朝完全是一種經濟文化的倒退。多年的戰亂使中國的文化、建築遭到嚴重破壞,多少百年的文明古城成為灰燼。多少文化宗卷遭焚毀。戰國、秦漢時期的藝術基本是看不到了。外來的宗教文化逐漸統治中國,中原大地上到處興建大大小小的廟宇,供奉著外來的神。外來的佛教已遠遠的壓過漢人推崇的儒教。異族的音樂、舞蹈、佛教的雕塑、繪畫完全統治了中國。
這時在中國黑暗的曆史上出現了一個閃光的名字,一個偉大的皇帝隋文帝楊堅(541—604)。公元581年(大定元年)廢胡人所立的周而建立隋朝。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同年琉球群島歸降隋朝。他結束了中國長期混亂的局麵、征服各族蠻夷使中國又回到了和平年代。隋朝的李德林《天命論》中說隋文帝,“帝體貌多奇,其麵有日月河海,赤龍自通,天角洪大,雙上權骨,彎回抱目,口如四字,聲若釧鼓,手內有王文,乃受九錫。昊天成命,於是乎在。顧盼閑雅,望之如神,氣調精靈,括囊宇宙,威範也可敬,慈愛也可親,早任公卿,聲望自重。” 初唐的李延壽在《北史》中讚美隋文帝, “皇考美須髯,身長七尺八寸,狀貌瑰偉,武藝絕倫;識量深重,有將率之略。”
隋煬帝楊廣曾這樣歌頌過父親:“高祖文皇帝受天明命,奄有區夏,拯群飛於四海,革凋敝於百王,恤獄緩刑,生靈皆遂其性,輕徭薄賦,比屋各安其業。恢夷宇宙,混壹車書。”曾孫子越王楊侗這樣讚美他,“高祖文皇帝聖略神功,載造區夏。”
宋朝的陳普在《曆代傳授歌》中歌頌道:“北齊後周猶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大儒王夫之讚評道:“隋文之待威也,固以古大臣之任望之;威之所以自見者,亦以平四海、正風俗為己功。”隋文帝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黃袍加身的皇帝,《讀通鑒論》:“開皇元年,隋主服黃,定黃為上服之尊,建為永製。”自隋文帝開始穿黃袍以後,從此中國後代皇帝都穿黃色的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