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最後做的貢獻便是攻打楚國。這一仗是打得最漂亮的一仗。楚國又稱荊蠻,雖然被周天子封為子爵,但楚國極少承擔周王室的職貢義務,加之周天子抑製楚國發展的政策、對於楚國國君的歧視以及楚國君主僭越稱王,因而楚國屢次招致周王室的討伐。
前823年(周宣王五年)八月,周宣王時期以元老重臣方叔為將,率兵車三千進攻楚國,大獲全勝。
據推算,周宣王此次伐楚動用軍隊多達三萬六千人。晉穆侯墓所出土的楚公逆編鍾,應在此戰作為戰利品被周宣王獲得後轉贈與晉穆侯。經過以上一係列戰爭,西周的疆域以及國家聲望得到大幅擴大。
政治上麵,周宣王還準備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刺激措施。首先是分封諸侯:周宣王時期延續了西周的分封政策,楚國降服後,周宣王命召穆公在謝(今河南南陽)建造住宅、宮室、宗廟及都邑,開辟土田,命傅禦將王舅申伯的親屬、家臣和私屬遷居於此。周宣王還親自前往郿(今陝西眉縣東北)為申伯踐行,賜予他車馬及玉圭,建立申國,作為鎮撫南方的軍事重鎮。呂國也在同時被周宣王改封於申國以西。周宣王還封韓侯於韓城(今山西河津至萬榮縣萬泉鄉一帶),建立韓國,作為鎮撫北方的軍事重鎮。前806年,周宣王封弟弟友於鄭(今陝西華縣東),建立鄭國。此外,周宣王還封仲山甫於樊(今陝西長安區東南),建立樊國。封其子長父於楊(今山西洪洞東南),建立楊國。
其次,周宣王主張恢複周朝初年的天子權威。周宣王在位時下令修建宮殿,命仲山甫前往齊國築城,加強東方邊境的防禦。周宣王還效仿先祖興畋狩之禮,在東都雒邑(今河南洛陽)會見諸侯。
關於周宣王的奇聞軼事,也有很多,我現在摘錄幾條,供大家欣賞。
周宣王的王後薑後是齊國國君的女兒,周宣王經常早睡晚起,疏於朝政,薑後於是摘掉耳環簪子來到永巷請罪,並讓傅母轉告周宣王說是她讓周宣王起了淫逸之心,使得君王疏於朝政。君王**必然引起鋪張浪費,長此以往就會天下大亂,這就是她請罪的原因。周宣王聽後大為感動,從此勤於朝政。這就是“薑後脫簪”的典故。
周宣王在位期間曾經發生旱災,周宣王害怕旱災會使黎民受苦、社稷傾覆,於是親自到郊外及宗廟奠酒埋玉、祭祀天地、禱告神明祈求降雨,果然在六月天降大雨。大夫仍叔因此事作歌讚美周宣王,即《詩經·大雅·雲漢》。
下麵一條就很扯了,大家不要相信這一條的描述。據記載,前798年(周宣王三十年),鎬京城內有兔子跳躍舞蹈,有馬變成人。前795年(周宣王三十三年),有馬變為狐狸。
周宣王曾命太史作大篆《史籀》十五篇,作為太史教授史學童的課本教材。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決定統一各國文字為小篆,於是令李斯作《倉頡》七章、趙高作《爰曆》六章、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七章作為全國規範字帖,皆取材於大篆《史籀》。《史籀篇》中的文字又被稱為籀文、籀篆,到漢光武帝時已失傳六篇。經過考證,《陳倉石鼓文》是現今僅存的、最近似於《史籀篇》的文字。
但是,周朝的這代皇帝卻做出了暴君的行為。前785年(周宣王四十三年),周宣王無辜殺害大夫杜伯。關於杜伯的死因,《太平廣記》記載為:周宣王有寵妃叫女鳩,她看上了英俊的杜伯,想方設法**他。杜伯不為所動,女鳩惱羞成怒,在周宣王麵前誣告杜伯欺侮她。周宣王聽信了女鳩的話,不顧左儒的屢次勸諫,先將杜伯囚禁於焦(今河南陝縣南),又派薛甫和司空錡將其殺害。周宣王後來因遭受冤魂襲擾,接連殺害了司空錡和大臣祝二人。杜伯之子隰叔則逃亡至晉國,成為晉國六卿之一範氏的始祖。
最終周王朝會走向何處,我們試目以待吧。
請看下講:又一個狐狸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