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雷鋒紀念館(下)(3 / 3)

同樣上世紀70年代之前,成都東郊國家和省屬國營廠礦單位的工人。他們月工資比地縣屬工人多10元,和部隊排級幹部差不多。每月糧食定量40斤,吃不完用多餘糧票,向農民掉換雞蛋。這時候成都居民糧食定量,成人25斤,剛出生的嬰幼兒8斤,中間按年齡遞增。也隻有這時候東郊工人最闊氣!80年代後東郊的單位大多數改製,下崗工人的景況;根本不如成都城裏,最起碼擺攤設點的人家。這時候已經有“擺個攤攤,當個縣官”的民間俗語。

另一方麵:1949~1978三十年間,中國占世界不到百分之二的經濟總量。僅僅是筆者知道的,要應付大規模的建設,應付膨脹一倍以上的人口;應付包括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在內的國防開支;應付1958~1960年,1966~1976年兩次災難性的經濟失敗;應付抗美援朝、中印自衛反擊、中越自衛還擊等局部戰爭;還要應付唐山大地震,這樣突如其來的災難!還有援助越南、阿爾巴尼亞、非洲、巴基斯坦等國際義務……。

改革開放之前國人特別喜歡政治運動,其原因也可以經濟方麵找到。當消費品嚴重不足之時,政治可以剝奪部分人消費的權利。從而讓另一部分政治合格的多占有一些。當年如參軍、招生、招幹、招工等等,特別是那些年推薦的時候,都要經過嚴格的政審。這樣部分政治不合格的,就會掉下來讓位於政治合格者。

群眾可能記憶猶新,當年掌管政審為最有權勢的人。其中的不良分子,有人節衣縮食為之送禮,更有美女為之投懷送抱。湔縣的時候曾經有個副局級幹部,十年期間連續幾年,主管推薦招生的政審工作,被內部熟悉的人稱之為混世牛魔王。粉碎“王張江姚”後,他自知難於在當地立足。請求曾經沆瀣一氣的分管領導給出路?最終結果是將其調離到鄰近縣了事。

現在許多書籍都將十年暴發的原因,說成是領袖人物的一念之差。實際上這裏麵有沒有經濟上的原因?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在占世界經濟總量百分之一稍多的情形下,領袖試圖通過革命和政治運動去發展經濟,群眾也被差得很遠的經濟所激怒。以劉少奇為代表的廣大黨員幹部,就成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實際上是經濟不發達的替罪羊。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小平同誌的主持下,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為主。緊接著開辦特區、農業生產責任製、允許個人經商辦企業等等。改革開放的諸多措施,從根本是揭開中國曆史新紀元!

1984年6月9日,小平同誌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文中說:“什麼叫社會主義,什麼叫馬克思主義?我們過去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是完全清醒的。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生產力。我們講共產主義,共產主義的含意是什麼?就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就要求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所以,社會主義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是體現在它的生產力要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如果說我們建國以後有缺點,那就是對發展生產力方麵有某種忽略。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更不是共產主義。”

報刊雜誌載:2013年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8%,世界排名第二位,這完全是小平同誌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與此同時網絡稱:中國基尼係數已經達到0.6以上,據說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境界。應該說這是發展前進中的問題,比貧困餓肚子時的問題好解決一些。

……。

中年以後因為辦省幹函院的輔導站,我也算是掌握了一點,為群眾做事的權力。2000年的時候工作中出些問題,紀檢政法部門把我10來年間,經手的近300萬元賬目審計、查賬。前後搞了兩次,一次2~3個月、另一次半年。雖然上下左右都不相信沒有經濟問題,但最還是以事實無經濟問題結案的。法院同誌曾經說如果是找到,5000元的問題也要判刑5年。現在回想如果不是從小就開始的學習雷鋒,恐怕我自己很難過這些關口!機關幹部的處境,充分證明馬克思說過的:“無產階級隻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終解放自己” 。

當前中國社會正在轉型時期,各種思潮起伏交織。以雷鋒為代表的共產主義精神,能夠幫助我們端正思想,避免不正之風的侵害。須知黨的為人民服務宗旨不會變,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在法製越來越健全的今天,雷鋒精神能使我們潔身自好,超然於世俗之外。也隻有這樣幹部即公務員階層,個人和家庭的生活,才不至於出現慚悔、痛悔、後悔……。(文廟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