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瞻仰韶山(下)(1 / 3)

30、瞻仰韶山(下)

(內容提要:1990到韶山後,2007年我又去過一次。兩次參觀中一些自認為有興趣的,一並記錄於下供閱讀的人欣賞。)

10月20日清晨,韶山市區街道早早就活動了;有汽車和行人經過,有清潔工打掃衛生。我們5人起床後互相招呼,洗漱後各自攜帶隨身行禮,上車離開旅社。先在街邊找家餐館,花費8.50元吃了稀飯饅頭小菜,大家又上車向幾公裏外滴水洞駛去。順著小公路一會兒到達,在大門外泊車等候一陣,上午8時有解放軍戰士開門上崗。我們又交1.50元的停車費,每人購1元錢的門票進入。

這裏有韶山導遊圖銷售,導遊圖的另一麵,是主席各個時期的像片,我花1元錢購買一張。苟小美不理解地問馬上就要走了,還買導遊圖幹啥?我說留作紀念用,以後見到圖就知道來過些什麼地方,苟聽了之後隻譬一下嘴。

滴水洞是毛的別墅,位於韶山衝西邊的角落裏,與主席故居相距3公裏。這裏是韶山風景中一個著名的景點群,由滴水幽壑、虎歇坪、龍頭山等自然風光,和水塘、滴水洞一號建築組成。毛氏族譜中有詠滴水洞的詩雲:“一鉤流水一拳山,虎踞龍盤在此間。靈秀聚鍾人未識,石橋如鎖幾重關。”今天滴水洞因其開放,才敞開閨門迎四方,風物動人美名揚。

這裏由解放軍部隊管理,從大門到主建築有幾道崗。滴水洞一號樓是滴水洞景區的主體建築。它是一棟青磚青瓦的平房別墅,看上去樸素且大方。可能心理作用的原因,參觀的人能夠感受到,中國古書上說的“帝王之氣”!總覺得這裏很不平凡。一號樓底層供住宿的兩房間相通,有簡介說一間是供主席住的;另一間給江準備的,但江一直沒有來過。毛本來是想把這裏作為養老的地方,但由於十年期間的原因,他在這裏隻住了一次。這棟別墅很出名,其原因就是1966年6月18日至6月28日,澤東主席曾在這裏11天。毛的此次的行程頗為神秘,而且其中原因至今也不清楚。

毛(1966年7月8日)給江X的信,曾提到這處地方,說是在“西方的一個山洞裏住了十幾天,消息不大靈通。”

信中所說的“現在的任務是要在全黨全國基本上(不可能全部)打倒右X,而且在七、八年以後還有一次橫掃牛鬼蛇神的運動,爾後還要有多次掃除。這是一次全國性的演習,左X、右X和動搖不定的中間派,都會得到各自的教訓。結論: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還是這兩句老話。”上述話語成為10年期間,“王張江姚”及其幫派體係,橫行的主要理論依據。這封信為江增添不少政治資本,後來她想做黨的主席,野心應該是從這時開始。信留給後人的啟事很多!其中:政治離開經濟,上層建築離開社會基礎;辯證法離開唯物論,理論離開實際。總之思想脫離群眾,偉人領導之下的中國;居然也會演繹出十年期間,和“王張江姚”這樣極端荒唐之事!

前麵的章節曾經提到:現在有觀點認為十年期間暴發的原因是,新中國建立後經濟長期停止不前造成的。中國經濟到1978年,仍然隻占世界經濟總量1.8%。因為體製僵化經濟不能發展,趕不上世界前進的步伐。一個占世界人口1/4或1/5的大國,方方麵麵積累起來的問題太多。 人們找原因自然把矛頭對準幹部!加上不合理的引導認為,黨內存在資產階級司令部,整個黨和國家機構都由劉少奇,和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把持。這種作法給幹部群眾帶來巨大災難,差點兒毀滅整個黨和國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小平同誌撥正了航向!10億人口的大國搞社會主義,最根本的是要抓經濟建設。

2014年8月22日是小平誕辰110周年,全國和四川都有相應的紀念活動。為紀念小平同誌百年誕辰,2014年8月8日起,央視一套8點檔播出電視劇《曆史轉折中的小平》。報刊雜誌上有一首詩這樣寫道:

頌歌獻給小平

一、

少年立誌出四川,留學歐洲和蘇聯。

回國以後幹革命,跟著領袖毛委員。

抗日烽火太行山,逐鹿淮海定中原。

揮軍解放大西南,小平英名天下傳。

二、

中共中央總書記,十年整頓兩蒙難。

黨的三中全會上,經濟建設要當先。

改革開放行大船,乘風破浪勇向前。

紀念偉人X小平,複興中國夢實現。

……。

1990年10月滴水洞這裏,一號樓已辟為展室。內中有澤東主席當年住在這裏,使用過的辦公室、臥室、會客廳、會議室等。辦公室內有一張大辦公桌,桌上有毛筆架、硯台。臥室素雅而潔靜,主席的床極寬極長,臥室中還有兩張書桌。會議室比辦公室大,澤東主席曾在此開會,會議室與餐廳相連。娛樂室正中放乒乓球台,牆上有很多照片,內中有主席握球拍、和水塘裏遊泳的照片。此外還有和韶山故居一樣的防空洞!2007年我再次來,這兩處防空洞都沒有再開放。

從滴水洞可以看到,安埋主席爺爺靈柩的歇虎坪。那裏高程約200米,青翠欲滴的山上有一座景觀亭子。當地一個女導遊正帶團參觀滴水洞。聽她講:主席的爺爺輩為兩兄弟。他們買到那處墳地後,曾相約誰先去世誰就埋在那裏。結果主席的爺爺先去世,所以先占了那處風水寶地!我們所在人聽了都認為,導遊應該是說著玩而已。韶山的參觀到此結束,感慨萬端之餘,將毛當年寫的一首詩附錄如下:

七律.到韶山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

澤東主席到過湔縣,那是1958年成都會議的時候,於3月21日來湔縣視察。這段文字曾出現在筆者其他作品中,為了藝術的完整現摘錄於下:

這天上午10點過鍾,毛在景區公園伏龍觀台階前下車,這裏有一個小學生歡迎場麵。由當時的湔縣城關二小汪校長,帶10個小學生歡迎主席到來。據汪校長後來講:主席看到孩子們很高興,在他們麵前走了幾次來回,遲遲不肯上伏龍觀的台階。進伏龍觀大殿這裏供奉著李冰塑像,毛開玩笑稱作是李冰的工作室。現場所有的湔縣人,都把主席湖南口音聽成是“耕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