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回到湔江堰市(上)(1 / 3)

40、回到湔江堰市(上)

(內容提要:因為在綦江換了“白金”,我們的車當日白天晚上,行駛700多公裏回到湔江堰市。途中經過重慶著名的長江大橋、山洞公路、浮圖關,在璧山品嚐了來鳳魚。)

鄭駕駛微型警車駛出綦江縣委,向左轉路過我購買“白金”的汽車配件商店。我提出是否再買隻“白金”帶上?但車上的人都不同意。鄭郭兩位師傅都說,點火器不會再壞了。原先不曉得吧了!現在明白了,隻要再熄火立刻就換。四川和外省不一樣,原途修車鋪子多得很。之前鄭和郭兩個駕駛汽車,都跑過重慶到成都的這條路。郭還說跟局上其他警察學習開車,就在這條路上學會的。又隻好聽他們,我心中祈禱但願這車不會再壞,能夠平安到達湔江堰市。

我仍然捧著從地圖冊坐副駕駛位指路,從上麵看綦江到重慶約100公裏。鄭駕駛著車說現在發動機來勁,一天跑幾百公裏都不在話下。我們經過的國道雖然路好走,但越是接近重慶,路上的各式車輛就越多。有的路段汽車甚至要隊列經過,大城市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幅射力,從公路上的汽車可以看出來。終於我們到達重慶的南岸區,1990年的時候這裏的街道、樓房已經修建得嶄新一片。其中有兩座幾十層的高樓大廈,一座稍高大、一座稍矮小,相隔不遠並立在一起。我們肯定叫不出樓房的名字,停車待候紅燈的時候,我向路邊人打聽?有知道的說是母子樓。現在網絡上查:比這兩座樓更高、更大的樓房,在重慶不勝枚舉。

穿過長江邊的一條隧道,我們的車駛上珊瑚壩長江大橋。這座橋修建於10世紀七十年代末,報刊雜誌上曾多次宣傳。說這道橋梁是重慶長江上的第一座過江大橋,由葉劍英親筆題寫:重慶長江大橋。在南北橋頭分別陳列擺放,春夏秋冬四座大型鋁合金雕塑。由四川美院葉毓山設計。這四座雕像設計時,還曾發生一段趣聞。說是設計者們原來思想,設計四座全裸的雕塑,結果引起了全城的大討論。討論結果是藝術家最終不敵傳統意識,給每個人增加一根飄帶,擋住隱私部位就成了今天看到的樣子。 重慶西邊小南海附近,長江上的那座橋,隻能過火車和行人。大家包括重慶人印象上,不如珊瑚壩的這座橋深刻。1997年重慶建直轄市後到現在,重慶長江上已建成的跨江大橋有:馬桑溪大橋、李家沱大橋、石板坡大橋、大佛寺大橋、鵝公岩大橋、菜園壩大橋、朝天門長江大橋、魚洞長江大橋等等。可能因為山城交通不便的原因,也由於中央直轄市的巨大推動。重慶長江上比其他沿江城市,武漢、南京等等的橋梁都要多! 重慶剛直轄的時候經濟總量不如成都,現在已經超過成都千億元人民幣以上。當然還有不可比的是重慶人比成都多! 我們的車又沿著20世紀30年代,貫通的成渝公路向西方行進。這時候成渝高速公路正在建設,如果通車那就太方便了。從路邊的指路牌看,我們經過一處叫山洞的地方。公路真的穿過一條不太長的山洞!那時候施工機械化程度低,打這樣的洞也很不容易,所以許多文字作品都提及此地。其中一篇文史資料載,當年澤東重慶談判時,下榻過林園別墅為蔣介石的家,就在重慶山洞附近。

還有書籍載:國民黨22兵團司令兼72軍軍長郭汝瑰,1949年在宜賓率部起義。他手下一位師長,也是黃埔同學的傅秉勳參加起義,率部駐守重慶山洞這裏。郭交給傅的任務是炸毀山洞,阻斷蔣介石乘座汽車,到白市驛機場乘飛機,向成都逃跑的道路!伺機捉拿蔣介石。但郭拒不執行命令,卷款(軍費)逃跑到靖化(現金川)藏區潛伏。後參加國民黨殘軍在靖化、懋功(現小金)、黑水等地的叛亂。1952年8月黑水叛亂被平息,傅被協助平叛的藏民活捉。但在押送途中自作聰明,想跳河逃跑(或是自殺)被水淹死。師長一級的大官,如果落到解放軍手中;一般不會處死,說不定還能熬到特赦。

1949年胡宗麵部隊從陝西秦嶺撤退四川,同年底國民黨將領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統領10萬川軍起義。成都的蔣、胡二人都棄軍潛逃,先是蔣介石跑到台灣,然後胡宗南跑到西昌。胡部在川西一帶合計約20萬人,其中李文兵團5萬人冒死突圍,在新津戰役中被消滅。其餘部隊起義投向人民陣營。我們湔江堰市一位姓方的副師長,原是胡宗南部隊的鐵杆,胡部入川之前扶眉戰役被俘。方副師長早在當營長的時候,隨同胡宗南部隊,在鬆潘與紅軍打過硬仗。由於鬆潘大道被敵軍占領,紅軍被迫走草地北出陝甘,方為胡宗南立了頭功。因此被定罪為阻擋紅軍北上抗日,加上戰場頑抗被俘,兩罪並罰由人民法院判刑18年。故拖到1975年才由政策特赦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