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血戰江州(四)(1 / 2)

回到梁山以後,由於在青州之戰中士兵損失嚴重,除了林衝仍然擔任總教練,而秦明和花榮分別出任騎兵連正副連長,劉唐、史進調任警衛排輔助武鬆,剩餘的縮編成兩個連,有楊誌、魯智深擔任連長,原來其他的連長與王英、石勇等新上山的好漢隻等降級為正副排長了,並成立了有朱貴任處長的新兵招募處,全權負責新兵的招募工作。由於青州幾仗打出了梁山的威望,給受傷士兵發放安置費等事情也從朱貴這悄悄的傳了出去,所以招募新兵的工作進展非常順利,不足半年,步兵再次發展到兩個營,加上恢複元氣的警衛連,仍然達到僅三千人的規模,隻是這些新兵作戰能力低下,與之前損失的老兵根本沒法比,幸好從一開始就采取了老兵帶新兵的訓練方式,才使整個部隊仍保持著一定的戰鬥力。

我們一路向東已過數日,根據記憶時間大體差不多了,就急令史進帶著我的親筆信返回梁山,晁蓋拆信一看,大叫一聲:“吾兒已經料到,怎奈他不在上山。”

吳用急忙接過書信:父親大人在上,我近日夜觀天象,宋江不日將有大難,速請軍師聯係神行太保戴宗,商量對策,今日先令史進回山通報,我和武鬆將晚兩日歸山,一切且聽吳用軍師之計。(雖然軍師改革上改軍師為參謀長,但是除了我以外,其他人均認為軍師叫的比較順嘴,因此平時對稱為並沒有什麼強製規定,而軍官稱為多數好漢並不太了解,而且上山情況與正規軍不同,宋軍內的稱為到沒有人天天掛在嘴上。)

“小天王大名我等均已聽說,今日方知江湖傳言非虛呀!既然小天王也叫聽吳先生的,那我就趕緊下山去吧!”此時神行太保戴宗已經站在身邊,他正等著有蕭讓和金大堅共同合謀撰寫的蔡京家書下山呢。原來我還是沒能算準時間,父親晁蓋看無法聯係到我,怕回去晚了江州方麵起疑心,殺了宋江,就決定采用吳用提出的模仿蔡京家書,領蔡京之子——江州知府蔡九解題反詩的宋江到京城,然後在途中救下的方案。

戴宗下山的第二天我方趕回山寨,吳用剛剛開始向我彙報情況,突然大叫道:“不好,我一時隻顧甚前,不顧其後。書中有個老大的破綻呀,定送了戴宗和宋公明性命也!”

蕭讓便道:“小生寫得字體和蔡太師字體一般,語句又不曾差了,請問軍師,不知那一處破綻?”

金大堅也道:“小生雕的圖書亦無纖毫差錯,怎的見得有破綻處?”

吳用說道:“早間戴院長將去的回書,是我一時不仔細,見不到處!使的那個圖書不是玉筋篆文‘翰林蔡京’四字?隻是這個圖書便是教戴宗官司!”

金大堅便道:“小弟每每見蔡太師書緘並他的文章都是這樣圖書。今次雕得無纖毫差錯,如何有破綻?”

此時我卻接道:“參謀長說得很對。如今江州蔡九知府是蔡太師兒子,如何父寫書與兒子卻使個諱字圖書?因此差了。戴宗到江州必被盤詰。問出實情,那就慘了!”

晁蓋道:“可是我們現在也趕不上戴宗請他回來了呀!春兒你可用何良策?”

我稍微沉默了一會,我便上前說道:“計策已有,眾頭領依次上前聽令,你們如此行事……隻是如此動身,休要誤了日期。”眾多好漢得了將令,各各拴束行頭,連夜下山,望江州來,不在話下。

時間過的飛快,轉眼間已經到了盛夏,算起時間來,離宋江江州題反詩的時間很近了,到底我該怎麼辦呢?吳用使人模仿蔡京家書留有破綻才會有後來的“白龍廟英雄小聚義”,李逵、張順等人才能夠上山,而我不僅不能跟著吳用犯傻,而且還要預料到宋江遇難,這樣才能不破壞剛剛樹起的神的形象……站在半山腰突然看到花榮正在帶著騎兵訓練,計上心來。

“我在山上比較煩悶,陪我下山走走怎麼樣?”我的到來讓已經很少見我的花萍興奮不已,何況半年的山寨生活對她來講也過於苦悶,如果不是她的哥哥為了攀附我,已經到了可以談婚論嫁年齡的花萍怎麼會沒有人前來提親呢?而我在有了潘金蓮相伴之後,對隻可遠忙窺而不可進碰的“花瓶”就冷淡了許多,有這樣的機會她又怎麼會錯過,自然是滿口答應。

於是我就帶著武鬆、史進兩位保鏢一起下山進城,即可遊玩買書,有可試試自己的方案。下山之後與花萍單處的機會增加了不少,但是她的孤傲仍然讓我遠離於她。

且說戴宗扣著日期。回到江州,雖然蔡九知府沒能看出破綻,但是最終未能逃出無為軍通判黃文炳的“法眼”。戴宗被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實在扛不住拷打,隻得招道:“端的這封書是假的!小人路經梁山泊過,走出那一群強人來,把小人劫了,綁縛上山,要割腹剖心。去小人身上搜出書信看了,把信籠都奪了,卻鐃了小人。情知回鄉不得,隻要山中乞死。他那裏卻寫這封書,與小人回來脫身。一時怕見罪責,小人瞞了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