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夢桃以前隻知道,讀書讓她身心愉悅,並不知道讀書究竟為了什麼。也沒有認真的想過,自己讀書真正的理想所在。她隻是簡單的為了快樂而讀書。可是,古往今來,讀書並不是僅僅為了自娛。更重要的是,弘揚思想,宣傳教化,以道理使天下歸治。
所以,薑夢桃聽的很專心。特別是先生講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她是來到這座縣城後,聽到了這段講書,從此時此刻起才感受到‘國’之存在。家國天下,家國天下,原來世界並非隻有翠屏山,還有山外廣闊無垠的未知。
十步之外,孟山注視著薑夢桃如醉如癡的背影,心中非常忐忑,不知道自己成全了薑夢桃心意,是給了她福,還是禍。然而,不管是福,是禍,一切都如流水一般,直奔向東,難以回頭。
薑夢桃靜靜的聽完了這一課,仍然意猶未盡。她呆呆的矗立在窗下,眼望著先生身後牆上掛著的那個條幅發呆。上麵寫著:明德天下。
學堂裏,先生也已經注意他們很久了。因為講課未講完,所以他沒有搭訕。此時,散了學,先生命身邊的書童將薑夢桃請進來。“先生好。”薑夢桃進入學堂,先施以古禮。先生見此禮,心中大悅。“沒想到,時已今日,竟還有學生懂得此禮。真是幸甚。”“謝謝先生誇講。”薑夢桃再行拜謝。
孟山沒有跟進來,而是站在門外等著。
薑夢桃在學堂裏與先生談了良久,連午飯也沒有吃。先生所講都是她聽所未聽,聞所未聞的知識。如空山新雨,雪後初陽,令薑夢桃茅塞頓開。
薑夢桃請教曰:何為明明德。先生回問曰:因何而讀書。薑夢桃一時不能答,苦思良久,對曰:讀書,則欣欣然。先生搖頭,讀書者有為明理,有為時誌。誌,有大誌,有小誌。薑夢桃再問:何為大誌,何為小誌。
先生答曰:書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為小誌。讀書隻為實現一已之私的目標,皆為小誌。大誌者,其誌在於家國天下。讀書明理,齊家,治世濟民,方為大誌。
薑夢桃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以來,讀書僅是文字遊戲,理尚不明,何立其誌。“感謝先生,夢桃受教了。”薑夢桃行大禮向先生拜別。先生心慰,將幾本書贈予了薑夢桃。其中一本就是《大學》。
從學堂回翠翠的婆家,薑夢桃一直默然不語。孟山幾次問她,先生都講了一些什麼?薑夢桃隻是微笑搖頭,一言不發。孟山無奈,隻好放棄追問。
夜色漸濃,月上柳梢。薑夢桃一人立在房前的小庭裏,直到三更。露濃花重,春風帶寒,薑夢桃凍的全身僵冷,濕了衣衫,卻渾然不覺。孟山幾次勸她回房,她不肯回來,“哥,我想多看一會兒月亮。”後來因為疲倦了,孟山有些盯不住,打了個盹兒,再醒來,正聽到三更鼓響。他見床上無人,慌忙的奔出門來,把全身冰冷的薑夢桃強拉回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