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櫃見狀,笑聲更大了。看的出薑夢桃是個家教嚴謹,而且懂事的孩子。責罰都是多餘,反而安慰更加的有效。他微笑著緩步從櫃台裏出來,把裝點心的盤子放到薑夢桃的手上。“夢桃,如何不接點心?”“我……我來晚了。有錯。不能吃點心。”手捧點心,薑夢桃更加覺得慚愧,再次低下了頭。掌櫃慈愛的摸摸她的頭,“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要放在心上。去吧。”薑夢桃點點頭,謝過掌櫃,拿著點心,來到後堂,自己不吃,把點心分給了後麵的夥計們。掌櫃的看在眼裏,默默點頭,笑而不語。
其實,一間茶館也是一個小世界。在這裏可以看盡人間百態。
俗語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來茶館的人從服色、衣冠上可以見貧富,從言談舉止上可以見性情,從處事為人上可以見品格。有的人衣著華麗,點茶也是點貴的茶,還必定要配上幾色點心,坐在好的坐位上慢慢的憑窗品茗。有的人囊中羞澀,又想享受茶館中的氛圍,便在飯後到樓下的大廳裏要一碗青茶,喝上一個下午,以文會友,也自得其樂。
掌櫃的不分貴賤,一律熱情款待。見有人茶淡了,便慷慨的讓夥計換上一碗新茶。得茶者雖不言謝,卻感激於心,臉上稍稍變了顏色,對掌櫃的點頭致意。掌櫃的也是默默領受,並不明言。讀書人,要緊的不僅有詩文,還有麵子。
那些富貴的擺闊氣,要了點心吃不完,掌櫃的也不埋怨,而是讓夥計們仔細的把餘下的點心收起來。到了天黑,門旁便有乞丐來領取這些點心。
薑夢桃在這裏真正明白了什麼是乞丐。掌櫃的對她笑說,“夢桃,你看到了嗎?咱們茶館裏坐的這些人,有人讀書是為了自己富貴,有人讀書則是為了這些天下寒士謀一個豐衣足食的辦法。有小家,才能有大家,而後才有天下。”薑夢桃心神受教,原來讀書的真義是如此。
從此以後,她每天包下了收點心的活兒,把那些吃不完的點心全收在一個大盒子裏。到了晚上,她便等在門口向來的乞丐發散。不僅是點心,她還向掌櫃的支了工錢,每日一結,全是一文的銅板,發點心時,每人再發上一個銅板。在這青黃不接之計,一天一個銅板也可以保命。拎著錢袋子的時候,分外沉一些,薑夢桃明白,那是掌櫃的特意多給的。她也不多言,總是抿然一笑,“謝謝,掌櫃的。”
雖然從某種角度來說,到茶館裏喝茶的人相對單純,他們都是奔著一個‘雅’字。春試期間,茶客們的身份則更加的純淨,幾乎全是考生,全是讀書人。既讀書就離開不‘風雅’二字,品茶風雅,詩文風雅,書畫風雅,彈琴、對弈更是風雅。……來到這裏的人如果不做一些關乎‘風雅’的事,似乎總有些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