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1章 辯論(1 / 1)

誦完,先生的頭終於微微的點了一下。景堯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這個點頭說明自己至少是沒有跑題。

看到先生對景堯的首肯,王翰軒和王翰澤心裏是哇涼哇涼的,隻求今天結束不要被先生處罰才好。

最後一個是薑夢桃。她的神態,仿佛是成竹在胸,不嗔不驚,淺淺的一笑,緩緩的吟誦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薑夢桃話音剛落,王家兩兄弟已準備好攻擊她的破綻。他們迫不及待的大叫著,“不通。不通。這也能算是詩嗎?隻能算是鄉間俚曲罷了。實在是難登大雅之堂。實實的不通。”

薑夢桃沒有立刻反駁,而是先轉向了先生,等待他的態度。先生此時,已經張開眼睛,目光內斂,聽到王家兩兄弟的叫喊聲,不慌不忙的說,“你們說夢桃背的這首詩不通,那麼可以指出其出處,以及‘不通’又是不通在哪裏嗎?”

“當然。”王翰澤自信滿滿的答道。“薑夢桃背的這個是出自《詩經》。實際是祝賀農民婚嫁的歌謠。農人乃俗人、粗人也。他們的生活俚曲如何可以登堂入室,在書院裏隨意的吟頌呢?”說完,他的下巴微微上抬,眼角流出傲慢的目光。可以看的出,他是從心裏不屑稱《桃夭》為詩的,甚至認為這樣的文字被納入《詩經》是有辱斯文。

聽完王翰澤的言論,先生沒有立刻評價他的意見是對是錯,而是轉向了王翰軒,“你說呢?”

王翰軒此時已經想好了自己的理由。他目光堅定,似乎自己覺得這個回答很有幾分把握。開口之前,他輕蔑的看了薑夢桃一眼,說道。“我也認為這個根本算不上是詩,非常的勉強。充其量隻能算是打油詩之流,實在不適合在學堂上吟出。”他說時,神態非常的鄭重其事。薑夢桃聽而不語,眼睛在他們兩兄弟身上遊移著,又時不時的看一眼先生。

這次先生點了點頭,仍然麵無表情。景堯心中非常的疑惑,想問個明白,又不敢輕易開口問。他知道,這個時候開口,問的對還好,問不對那可就是大麻煩。猶豫著,他扭頭瞟了薑夢桃一眼。薑夢桃的神色出乎意料的淡定。景堯微怔,又回頭看向先生。此刻,先生臉上的神情實在是讓人有些捉摸不透。啥也看不出來。

略頓了片刻,先生開口說道,“這樣吧。咱們還是按照剛才的順序,每個人先評一評自己的詩。評完了,旁的人再加以質疑。”說著,他將眼睛轉向王翰軒。“翰軒,還是從你開始。”

“是。”王翰軒不敢怠慢,恭敬的對著先生拱了拱手,領命,認真的說道。“我的這首詩,一是出自名家筆下,二是意境深邃,富於情趣,三是借景抒情,表達出當時的逆旅滄桑境遇。是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