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夢桃如此好學,太師的心裏也有些不平靜了。夢桃,真是可教之材呀。隻可惜她不是男子,而是個女兒身。他又看景堯,自己一向把景堯看作衣缽的傳人。現在看來,景堯比薑夢桃是弱了,而且心氣兒不穩,相比之下稍顯浮燥。如果能把薑夢桃的心誌換給景堯,那可就更加的合適,更加的完美了。看著眼前的兩個碧人兒,太師不禁歎了一口氣,“唉——”,年紀尚小,再慢慢的教吧。
薑夢桃學習,不僅在於文字,還喜歡親自動手操作。
民以食為天。天,何其大哉?一國之中,就算是皇帝最厲害,也是天子,所領之國也是天下。百姓把吃飯看作天,那就是比皇帝還要大。其實,即使是皇帝也是要吃飯的。
薑夢桃想,要真正領會,‘食’為何是天,就必須親自耕種,才能深得其中三味,體會深刻。農事也是‘事’,一如下棋、彈琴,隻有實際做了,才能想辦法將其提升優化,才能助人。
此時,正值春季,雖然清明已過,但是按照曆法記錄,還是可以種一些作物的。然而,要在哪裏種,種什麼好呢?太師府裏允許種植嗎?另外,薑夢桃還想要學會養一些家畜。按太師府的規矩能讓養嗎?
聽了薑夢桃的想法,景堯神氣說,“這有什麼難的。放心吧,就交給我。咱們家裏,平常就養著一些可以隨時宰殺的家禽。”薑夢桃好奇,央求景堯帶自己去看。
果然,在太師府的廚房前院裏,靠牆就放著一些雞籠、鴨籠、鵝籠、兔籠,還壘有豬圈、羊圈,以及養魚的大水缸。走過去看,裏麵全有活物。薑夢桃心裏一陣的興奮,挨個看了個仔細。看是看了,可是他們倆個都是隻吃過肉,誰也沒有真的養過活物。兩個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該從哪裏開始,有些無奈。
最後,景堯自告奮勇,去找了廚房的主事——王嬸。
王嬸是個白胖的中年婦人,性格開朗,廚藝高超。她認得景堯,知道他是府裏最得寵愛的小少爺。所以,為了討景堯的歡心,他要聽什麼,她就講什麼,全力配合。
雞孵蛋二十一天,鴨孵蛋二十八天,羊隻吃草,豬是雜食……
小麥育種要泡發,不可以用幹種子直接播種,到了初苗時如何,到了長杆時如何,到了抽穗時又如何……王嬸賣力的如竹筒倒豆子一般的,講的唾沫亂飛。景堯如聞天書。薑夢桃是大開眼界。這些自己平常吃慣了的東西,養殖起來原來這樣的複雜、不易。
除了天災,水災、旱災、蝗災,麥子還會生病。雞有雞瘟,豬有豬疫。唉——景堯真心的感歎,食之不易。薑夢桃拿了紙筆,認真的把王嬸講的東西一一記錄下來,作為日後的參考備用。
王嬸不識字,平常非常崇敬識文斷字的人,見薑夢桃把自己說的話全寫成了一個一個黑色的小字兒,覺得特別神奇。她看著那些寫了字的紙,神情緊張,態度拘謹,內心激動,“姑娘,我說的這些,也能寫成書嗎?”她問的很小心,怯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