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功勞再多,官做的再大,又有何用?一朝受損,終身遺憾。二十四歲,正是青春的大好年華。如果是在平常的人家,這樣的年紀正是娶妻生子,安享其樂的好時光。可是,他偏偏生為世家子弟,不能不為國為家。所謂軍務繁忙,薛景成到了該娶妻的年紀,卻被拖的尚未娶妻,如今為了戰事還落的個如此叵測的境遇。
接到信時,太師不禁老淚縱橫,心疼不已。
如果薛景成不在了,那麼景堯就是薛家唯一的血脈了。小時,他因為不肯好好習武,偏愛習文,還受到父親——薛大將軍的訓斥和責打。如今看,應該是老天的眷顧,想要給薛家留下這一點兒血脈。
男丁如此,女兒家也是一樣。王棲桐必須要嫁入宮中。景堯的姐姐也剛剛被賜了婚。可憐她十五六歲起,因父母守邊被迫獨自持家,到了二十二歲還未能出嫁。如今賜的這個婚,也不是十分的滿意。皇帝說是為了表揚薛家的軍功,其實還兼備著拉攏守邊重臣的功用。他給景堯的大姐賜婚的夫家就是南海守邊的大都督——張默然,官居正二品。賜婚的同時,皇帝還特意授給了景堯的大姐二品夫人的頭銜兒,以及郡主等級的陪嫁。這是在拉攏人心。體麵是有了,可惜的是這個夫人不是那位大都督的結發夫妻,而是續弦夫人。結發的夫人因為長年擔心自己丈夫安危,憂鬱而死。
太師接到信時,突然感到泄氣的很。他隻覺得自己當初報效國家的滿腔熱情,在看到信的那一刹那全化做了老人對子孫的疼惜,柔軟的扶不起來。想當年,為國為家,他也算是嘔心瀝血,兢兢業業。可是,如今到了暮年,卻不能得到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不免感到有些淒涼。如果他們不是生在這樣的人家,而是生在平常人家,哪裏會有這些的煩惱,哪裏會有這樣的磨難。
已成事實的也就罷了,太師突然老來悲秋,決心要替景堯好好的打算一番。就算是景堯棄武從文,然而做了文官就能一生太平了嗎?他想起自己當年在幽州時,屢犯險境,如果不是景堯的爺爺多次相救,化險為夷,又送了阿忠跟在自己身邊伺候,隻怕也就沒有現在的太師了,早就成了邊關遊蕩的孤魂野鬼。
正在著手謀劃此事,想找一個功夫好的,又人品可靠之人,跟在景堯身邊。不想今天巧了,在園中恰巧遇到孟山練武。太師雖然不懂武功,但是忠伯應該看的不錯。試了試,孟山的功夫果然不弱。太師心中便萌生了要培養孟山的念頭。薑夢桃已經親自授課,必成大器。如果再由忠伯教授孟山修習武功,那麼就是兩全齊美。而且,景堯與薑夢桃交好,孟山也確是忠厚之人,將來他們兄妹可以成為景堯的左膀右臂,應該是無憂了。
太師想著,不禁覺得心慰。窗外,一片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