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1章(1 / 1)

老夫人慈心,說話時眼中帶著淚光,難內心的擔憂。“桐兒,王府不比別的去處,要使銀子的地方多。過年、過節就不必說了,就是過一個生日,給宮女兒、太監們的賞賜也少不了。這些賞錢都是有定例的。啥樣的時節,賞多大的紅包兒,全要按照定例來。過年的打賞就不會下一千兩銀子。平常的小節也要幾百兩。就是你這次進京大婚,進了王府,也是要給奴才們發紅包的。該打賞的時候,拿不出銀子,奴才們會看輕不說。娘娘那裏麵子上也會不好看。所以,這手裏的銀子少了,可是不行。”

這些道理,王棲桐都懂。她也預先做了準備,隻是沒想到王府的花費是如此之大。

比如,她親娘當年留下的那些陪嫁,已經估了值,足足有一萬兩那麼多。太師和老夫人為她準備的東西也很不少。二娘還特意打發人從邊城送了三千兩銀子來。按她自己的想法,有這些應該是足夠。因為她平常生活就很節儉,幾乎不費什麼銀子。所以,她認為到了王府,自己會使銀子的地方,也無非就是在對奴才們的賞賜上。

陪嫁的首飾置辦的很多,自己平常戴的卻不多,多餘的放著也是閑置,遇到錢緊的時候,也是可以拿出去換錢的。反正,首飾、衣裳王府裏也一定有所準備,以後過日子肯定也會有新的首飾添置上來。去了舊的,總有新的來添補,所以無需過心沒有東西裝飾自己。

老夫人聽了她的話,搖頭歎道。“你以為在王府裏添置新的首飾就不是自己花錢了?不要說是首飾,就是平常要添一件兒東西,如果不是府裏的定例上有的,添了都是要從你的月份錢裏扣下銀子的。哪怕是一口酥,一塊根香,一口塊肉呢。”王棲桐驚訝。這些她是真的沒有想到。

老夫人接下去又說。“將來到了王府,你主了事兒,更要公私分明,能生錢的地方更少。得寵還好,有皇上和娘娘們的賞賜。如果不得寵,娘家又像咱們這樣不夠富足的,要麼就極力的節儉,要麼就隻好靠自己想法子掙錢了。這個你要向你大表姐學,薛家的產業讓她經營的妥妥當當的。進了京,得空兒,在她未嫁之前,讓她好好的教一教你。”王棲桐默默的記下。那一萬兩銀子,她也不再推辭,收下了。

老夫人的這一番話不僅點醒了王棲桐,也讓薑夢桃有心了。她想,京城的花費那麼大,她也必須準備一些銀子才好。

入了冬,老夫人便安排她為王棲桐大婚祈福抄經。她多留了個一個心眼兒,抄寫大婚的祈福經文時,暗地裏悄悄的自己也抄了不少其它的經文。抄好的經文,她一直偷偷兒的攢在箱子裏,現在拿出來數了一下,足足有四五十本兒。

新年到廟裏進香祈福的人多,薑夢桃手拿經文,心裏盤算著,如果把這些抄好的經文在年前這兩天兒拿出去賣,一定可以賣個很好的價錢,再晚……就怕賣不價兒,或者來不及賣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