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祖老太爺、糟老頭對著法壇上婆婆兒的靈位一鞠躬完畢,便跟在了抬棺匠的隊伍後麵。而魁首、三叔和四叔以及一些族人對著靈位行完跪拜之禮後,也緊隨其後,隻剩法樂隊伍和為黃腸題湊敷設膏泥的族人在外。
法樂依然響徹山巒,敷設膏泥的族人卻加快了速度,他們要趕在淩鋒等人出來的時候將除了墓道封門的其餘地方全部敷設上厚厚的一層膏泥,而且後麵的族人還要抬來青龍石趁著膏泥未幹之時一層層安放在上。
在龍穴一旁的空地上,此刻是架起了幾個巨大的坩堝,隻見裏麵已經是通紅的銅水,隨著風箱的來回拉動在不停地冒泡翻滾。這些坩堝裏的銅水,都是為了最後在青龍石的縫隙間澆鑄,這是一種比較古老的防盜墓措施。縱然青龍石被打碎,仍然會留下銅水澆鑄的框架。當然,這些都是規製,在佛手祖墳沒有哪個不開眼的盜墓賊會膽大包天地想到在此開墳掘墓。
除了這些,還有更多的族人從佛手山下趕來,大多數族人都是拿的鋤頭籮筐,還有一些挑著大量的金銀紙錢、紙紮花圈等一應事物。後麵還有整整一條舉著高高黃幡白旗的隊伍,這些都是之前在祖祠內的壇城道場裏取來,此刻正是要布置在婆婆兒的龍穴周圍。
。。。。。。。。。。。。。。。。。。。。。。。。。
且不論外麵如何準備後續事宜,此刻淩鋒祀舞不停,已經通過神道走到了龍穴的深處。神道內已經亮起了長明燈,星火點點照在神道內,香霧已經湧入神道所以此刻燈光並不刺眼。神道內很幹燥,周圍均用白灰敷平,兩側的牆壁則是繪滿了婆婆兒一生的真實經曆。
往裏走,就是繪滿仙宮神闕的圖案,有各種仙禽瑞獸,蘭芝奇草。花紋和內容極為反複,可見之前族人為婆婆兒準備的十分精致秀美。終於,淩鋒通過神道,走近了黃腸題湊的內部空間,略過兩側由柏木架構的耳室,淩鋒來到了地宮正室的楠木槨前。
隻見這個楠木槨兩側的圖案極為別致,中間繪有對開的格門,圍繞格門的上下左右,繪有龍、蛇、鳥、獸等形象,同時還有各路仙友和護法之神,內容詭秘神奇。門兩側繪武士,頭生雙角,臉戴麵具,軀體像魚又像獸,手持雙戈戟,兩眼凝視前方。
這其實就是繪製的陰間兵士的形象,希望佛手的仙娘婆在陰間有兵士站崗護衛,有符合其身份的儀仗隊伍領隊。棺麵上繪製的神獸長著鹿一樣美麗的角,卻有鶴的長頸和翅膀。在古老傳說中,鶴和鹿都是吉祥的動物,神仙經常乘坐仙鶴飛翔,鹿角立鶴就是準備馱著主人升天的神鳥。
楠木槨的一側放滿了禮器、樂器、漆木用具、金器、玉器、兵器、車馬器金銀紙錢,許多器物造型奇特,形象逼真,紋飾華美。更加讓人吃驚的是,在楠木槨的另一側,竟然擺放了一套小型的青銅編鍾。要知道,在這個年代,已經不是春秋戰國那個時候,整個世上估計也隻有前朝的宮廷內可能會有著一套大的青銅編鍾。況且此時早已沒有了演奏青銅編鍾的樂工,更遑論製造這一整套青銅編鍾。
淩鋒的雖然看到了這一套青銅編鍾,但是動作卻沒有停下,他知道,這套編鍾是婆婆兒身前最為喜愛的東西,具體來曆淩鋒並不了解,但是婆婆兒會經常的擦拭這一套編鍾,偶爾還會敲出一段泠然悅耳的古曲。
這套小型的編鍾所用青銅是以高純度的銅、錫、鉛按一定比例冶煉而成,鍾壁厚度、鍾的形製的設計,都達到了完美極至、無可挑剔的地步,如此才保證了編鍾絕佳的音響效果。全套鍾以人、獸、龍、花和幾何紋為裝飾,采用圓雕、浮雕、陰刻、彩繪等多種技法,以赤、黑、黃諸色映襯青銅本色,莊重肅穆,精美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