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強調一下,李左車事跡唯見於此,受到韓信如此推重,後來再無建樹並毫無蹤跡,此人或者為杜撰出來的人物。此前,韓信傳記中的假史就有不少,這一段記載也不例外。
幾點簡要說明
漢趙戰爭不始於韓信,是趙率先對漢發動軍事行動的,並占領了漢之轄境朝歌,時間是漢二年四月漢王彭城慘敗之後。漢沒有立即對趙軍事打擊,而是在平定了轄境內其他不穩定勢力、剿滅了盤踞關內的章邯、並穩固了楚漢對峙線後,才開始反攻的。時間應該早於韓信攻趙。所以漢趙戰爭大規模升級時間地點都是在南部戰線。韓信承擔的中漢趙戰爭的中路戰線,北部戰線的漢方首腦據菜九推算是陳豨。整個漢趙戰爭的漢方統帥是劉邦,劉邦還親自到趙地作戰,護駕人員有灌嬰、周緤,事見《樊酈滕灌列傳》《傅靳蒯成列傳》。
漢趙戰爭前,趙是漢為首的反楚聯盟的盟友。此前陳餘逐走常山王張耳,迎代王趙歇王趙,此舉是破了項羽分封的格局,算是得罪項羽了,這也是陳餘與趙加入反楚聯盟的原因。看到漢敗彭城,陳餘及在聯盟中的趙軍趁勢攻占漢境,估計會與楚有溝通,不然一下子開罪楚漢二大強國,非明智之舉,而當時局麵之複雜,陳餘不親自出麵還真不行呢。所以陳餘出現在韓信進攻方向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所以韓信所從事的戰爭不是決戰性質的(即不是關鍵性戰役)。陳餘的結局也不是陣亡,而是被俘後被殺。此功勞列在張蒼名下,雖然張蒼的傳記稱其屬韓信,但《功臣表》沒提其屬韓信,考慮到張蒼長期輔佐陳豨,極可能是冒領了陳豨之功,因為陳豨日後反叛了,功勞被隱沒了,而擒獲陳餘這件功勞是不容磨滅的,故爾掛到了張蒼名下。趙王歇也不是在背水陣被俘,而是在其國都襄國(今河北邢台)被俘(《張耳陳餘列傳》稱斬,但地點在襄國),這才是韓信一路人馬的戰略目標。韓信取魏道攻趙,過境時又摧毀了魏,但魏不是韓信的戰略目標,韓信一軍隻求快速過境。所以韓信過境後,魏地仍有的戰事,就跟韓信無關了。
以上簡要介紹是基於菜九的一係列功課——《重審韓信罪案》、《清理陳豨亂象》、《讀〈傅靳蒯成列傳〉》、《千古誰識拜將台/千古誰識追韓信》、《千古奇冤話魏豹》、《千古誰識漢滅趙》,旨在說明,韓信介入的漢趙戰爭不是決戰,也沒有背水一戰,也沒有擒獲斬殺陳餘,也就不需要李左車說那些不著調的計謀。既然整個事件都是虛構的,那麼李左車其人是否真實存在應該不需要多說什麼了。
那麼是誰編造了這麼一大塊假史呢?菜九將韓信假史的主要責任人定論為蒯通,李左車之假也與蒯通脫不了幹係。原因很簡單,因為李左車說陳餘的內容與日後蒯通鼓動韓信反漢說辭的內容差不多,所以定其為造假者不算冤枉他。不過李左車問題上的造假與其他部分的造假有一個顯著差別,其他的都是蒯通鼓動他人做什麼,而這一次,借李左車的形象他是要親自操刀大幹一番,大概這就是蒯通其人的某種憧憬,期待能在亂世裏有一番作為吧。可以說,李左車就是蒯通對現實的憧憬與心理投射。
行文至此,李左車其人及其事跡之不真實當無疑義。但文學創作式的李左車其人及其事跡之日後發酵仍然需要說一說。根據網友封龍山人新浪博客的《李左車墓地石家莊三說》一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971d7b0101spai。html,可以看到虛擬人物李左車在古代誌書裏活得還是蠻豐滿的蠻熱鬧的,其曰:
《元氏縣誌。同治誌》人物誌有,李牧,李左車名錄。並有“李左車考並元氏李氏東西二祖”,摘要如下:
“自遷、固之書不傳廣武君,君之鄉裏遂成千古謎案,或謂行唐人,或謂趙州人,從未有謂為元氏人者。茲按八都壇神君實錄碑雲,李左車降生之地休蔭宏多。漢明載誕之城方猷允塞。廣武之鄉,唐人已有定論矣。然猶疑當日元隸趙州,或以本州名臣與漢明作對。及見成化間重修神廟碑雲,漢興左車產於北禇,唐興而李庸產於小留,宋興而董樞產於同下。庸、樞之村不誤,豈左車之村或妄乎?考《魏書、李氏傳》缺而不詳。《北史》記李裔,趙將李牧之後,左車二十六代孫,居平棘南,附《李順傳》後,此左車裏居訛傳之始也。裔本元氏人,今元氏吳村開業寺係裔別墅。有開耀二年碑刻,裔元孫宗哲立石,侄元孫尚一撰文,籍貫、後嗣記載甚詳。二子蓋鑒《北史》《魏書》之訛,故特書“裔,元氏人也。”猶或誌之高邑,又何怪左車之為行唐人、為趙州人乎?其曰行唐者,行唐距定州為近,李牧之弟李齊為中山相,因家焉。此中山李氏始祖。左車,齊之侄孫,當日或往來其間,以此訛傳也。故曲陽牧山、行唐牛家莊傳有李左車墓。其曰趙州者,一則元氏趙州接壤,常山郡未移之前,同屬常山;常山郡既移之後,同隸趙郡。史臣追記於移治之後,故以趙郡統之。一則後魏時,元屬趙郡,至北齊廢元氏,或入於平棘。今邑治之南有掘土得北齊功曹李琮墓者,誌曰“趙州平棘人”,此一證也。且《魏書》百三十卷,係齊臣魏收所撰,齊廢元氏,故凡元人皆記曰“趙郡平棘”。後之作史者遂援為佐證焉,以訛傳訛,其由來久矣。……實則元氏其本根也。參之史冊,證之碑碣,左車之為元氏人,信而有征。至李牧鄉裏,不必複辨,而千古疑案可煥然冰釋矣。”此文差不多把李左車其人其時代前後的李姓人物串聯了一遍。將一個子虛烏有之人,與真實存在過的曆史人物串在一起,也是中國特色之一。於是乎,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每每能在現實中繁衍出後代,真讓人哭笑不得啊。所以並不能根據後世記載的有鼻子有眼,後世有什麼遺跡存在,就以為其是真實記載。這方麵菜九有切身體會。四十年前菜九在安徽當塗大官圩插隊,當地有一個村落名項橋,相傳是秦始皇與孟薑女生項羽於此地所以得名。而項羽、秦始皇與當地應該沒有任何關係。洋洋大觀的李左車神跡,與菜九知道的項橋故事應該是同一類事。這樣的事情可視為民間對原始曆史記載的再創作,無論怎麼生動,也隻是創作,而非曆史真實。不久前聽說爭奪西門慶出身地居然牽涉到三個地方,其真髓與李左車神跡有相通之處。中國的事情中國的曆史,實在讓人無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