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暗火(1 / 3)

王九郎曾在閑聊時聽李雪鱗講過一個叫“每”的國家的軍規,非常稀奇古怪。其中之一就是:永遠不要做得太出色,不然就會有更困難的活給你。*

當時他隻是一笑置之,現在算是真正明白這句金玉良言了。自打和齊楚跟蹤阿古拉,在蘇合人的大營旁分手以來,他完成了不少高難度的任務,隨之而來的是更難以應付的特種作戰。比如像現在,李雪鱗指名要他帶隊,僅僅十個人大冬天的穿越四百裏雪原去偷襲敵營。而這一切都源於中將軍長的異想天開。

“我們的思路可能慣性太強,以至於陷入了一個死胡同。包括我。”那天回到指揮部,李雪鱗的開場白如此說道。

“李鐵膽代師長說自己打得不好,其實已經大大超出我的預期,甚至一度讓我猶豫,是否要取消戰役的第二階段,憑借我們現有的戰略主動權,利用持續攻勢直接讓戰略削弱和戰略總攻銜接起來。這樣能確實縮短戰役,減少傷亡。大家還能提前一兩個月回家。但嚴酷的事實不允許。這場雪在為我們更好提供掩護的同時,也阻礙了我軍的機動力和後勤輸送能力。千人以上規模的作戰不是不可能,但考慮到需要為此支付的成本,我們不值得拿可憐的家底和敵人拚消耗。”

高級軍官們聽了連連點頭,同時也暗地裏長出了一口氣。一師之前的戰績過於耀眼了,連精明如軍長都有些樂觀冒進,竟想要一口吃個胖子。至於為了取得這些勝利所付出的代價,在座的一線指揮官們再清楚不過。一師看起來人丁興旺,那是補充了大量蘇合戰奴的結果,虛腫。曆次戰鬥中精銳部隊都是前鋒,折了不少,由戰奴晉升的新兵總會讓整支部隊戰鬥力下降一些。再加上戰馬的損耗、物資的短缺,一師持續作戰能力已經極其有限。

要是軍長真頭腦發熱了,硬要大家拚了命進攻,誰也不敢違拗,但損失必然驚人。不光一師會打殘,李雪鱗這個天可汗隻怕也岌岌可危。好在軍長畢竟是那個軍長,精明過人,還知道實地來看看。這一看,自然衝淡了冒險的僥幸心理,還閃現出了一個絕妙主意。至少李雪鱗自認為這個方案相當有創意和可行性。

“不過我要說明一點。”李雪鱗能察覺到在座者的情緒變化,但他仍用一如既往的強硬牢牢控製著會議的節奏,“各位一師的將校們,盡管很難進行大兵團作戰,戰略削弱活動不能停!我們仍要維持進攻。”

這話怎麼聽著前後矛盾?維持進攻是不錯,但一師已經不可能像截擊昔隻兀惕軍那樣精銳盡出,甚至投入團級規模的部隊打一場遭遇戰都很勉強。蘇合人又不是冬眠的野兔,會被不足千人的小股人馬端掉一個部落?一幹高級軍官都忍不住在肚子裏如此嘀咕著。

“我的要求並不矛盾。誰說過戰略削弱必須是大部隊出動才能完成?削弱,不一定要殺掉敵人或者砍下他們的手掌才算。俘獲一匹馬、燒掉一頂帳篷,甚至讓他們一晚上睡不了覺,隻要讓蘇合軍隊的戰鬥力受到影響,都是對敵人實實在在的削弱。尤其是現在,那個白癡恩和居然還沒看出我們多點高頻次突襲的作戰風格,以為把兵聚在自己身邊就能安心睡覺了。他是安心了,其他人又如何?”

底下響起一陣帶著血腥味的笑聲。

“如果說一師之前所用的戰術是常規力量的大縱深精確打擊,那麼在外部條件極大改變的現在,戰術也必須隨之做出調整。我建議嚐試用特種部隊進行大規模滲透襲擊活動。”

“軍長,什麼是特種部隊?”

“就是遊騎兵,中校。以後記得提問要舉手。遊騎兵們掌握普通士兵不具備的技能,可以完成普通士兵無法實現的任務,因此叫特種部隊。作為通訊兵隻是他們主業中的極小一環。要是能把遊騎兵煉精用好,天下無敵易如反掌。”

這點上,遠在萬邦總督府煉兵的黃楊體會最深。阿古拉率大軍北上時,他和遊騎們配合無間,像鬼魅一樣粘著敵人打。蘇合人有什麼舉動,他這個敵方主帥可能比他們自己的軍官還清楚。有這樣的助力在,哪怕總共也不到三百人,已經足以讓二旅將超出自己兩倍的蘇合大軍玩弄於股掌之上。

李鐵膽的一旅當時正一路長途奔襲,得手後主要軍官們也沒有回營,對這些故事隻是耳聞,覺得可信度不高。因此也就沒太重視李雪鱗派給的遊騎主力,隻是當作偵查員和通訊兵使用。這也怪不得他們。這個時代古今中外普遍崇尚戰爭美學,對於隱藏在陰影裏的行動都大加鞭笞,盡管暗箭傷人的事誰也沒少做。

“王九郎少校,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李雪鱗直接點名遊騎兵的頭頭,“首先,我問你幾個問題——遊騎兵能在這種天候下持續作戰幾天,作戰半徑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