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演習(1 / 3)

當王九郎在高級軍官會議上詳細彙報了這一次完全由遊騎兵實施的作戰經過,中將軍長並沒有如想象中那麼喜出望外,隻是嘉獎了幾句,並讓王九郎盡快將詳細的戰例說明與分析整理出來。之後便都在討論一師該怎麼與恩和已經完成集結的大軍周旋。

“軍長,是不是我們這次做得有問題?”散會後,王九郎忍不住尋個空堵住李雪鱗。大家夥辛苦了那麼久,取得驚人戰果,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承認。他有點咽不下這口氣。

“不,你們的成果遠遠超出我預期,相當出色。但這也是一場難以複製的戰鬥。當然,你可以讓其他小分隊也嚐試一下。如果不能利用河水,也可以試試雪崩,或者驅趕驚馬。不過別指望戰果都能像你們一樣輝煌。”

王九郎想了想,確實如此。但一如李雪鱗的一貫風格,中將軍長又有了新的點子:

“我注意到你的報告中有一點很值得引起重視,那就是蘇合人相當迷信,而且薩滿對他們的精神和信念影響很大。”

“確實如此。有些強勢的薩滿甚至可以不把頭人放在眼裏。”

“我覺得這是個我們能把握的突破口。”李雪鱗看了看四下,放低聲音道,“告訴你的手下,給我有針對性地在蘇合人中製造混亂。具體有兩點。一是偽裝一些奇怪的現象,讓他們覺得有鬼怪和自己作對。比如披上迷彩後潛入他們營地,在氈包上留些血手印之類。第二,就是集中刺殺各部落薩滿!而且最好把現場製造得像意外。咬死、淹死、摔死、病死……隨便你們怎麼玩,隻要看起來不是活人下的手就成。”

“這個點子可真不錯!”王九郎由衷讚賞。相比起向老天爺借力,殺個把活生生的目標難度可小多了。雖然一仗下來死的人少了,對敵人信心的打擊卻相當大。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要傳播恐慌還是得靠活人,而“暗火”的初衷也不是要從肉體上消滅多少敵人,隻要讓那支集結起來的軍隊心思渙散,打起仗來勁不能往一處使就行了。

“軍長,既然有這個想法了,為什麼不在剛才的會上說出來?這樣也能讓一師也能多支持我們的行動。畢竟吃住都得靠他們。”

“傻小子。別忘了很多壺方軍官也是信薩滿的。”李雪鱗瞥了他一眼,“另外,你收拾一下行裝,決定遊騎兵前線指揮官的繼任人選,後天就跟我回去。”

“回去……軍長,前線這邊還需要我留著指揮。”

“請相信你的部下,少校。再說我那邊有非你不能完成的任務。現在——向後轉,跑步回營。後天吃過早飯我們就出發。”

這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李雪鱗望著王九郎的背影評點著。聰明、冷靜、有邏輯、有勇氣,是天生的遊騎兵,堪當大用,毫不遜色於他的前任。

說起前任,不知齊楚在晉王身邊怎麼樣了。國防軍光鮮耀眼的背後,必然是他在夏軍那邊日子更加難過。

——————————————————————————

齊楚站在一群大夏的武將中,身邊都是錦袍金甲之輩,他那身國防軍製式黑色填絨夾克格外紮眼。但在場的所有人沒一個敢小覷這位衣著樸素,在大夏隻是個區區校尉的客將。因為這個肩佩三顆銀星的軍官身後,是五萬強悍的騎兵和那個獲得眾多草原部族擁戴的天可汗。大夏五萬禁軍勉強能和萬餘蘇合人打個平手,而李雪鱗麾下的軍隊已經屢次全殲同等數量乃至更多的蘇合精騎。這個不等式該如何推導,在場的人心裏都一清二楚。

“齊校尉,你看這些軍馬可還堪用?”晉王照例撚著頜下美髯,頗為得意地問道。

眾將麵前的演武場上,四個步兵方陣正演練著各種隊形。隨著掌旗官舉起不同圖案的令旗,一個縱橫各五十人的方陣迅速變出各種花樣,流暢無比,顯然是下過苦功了。更難得的是四個方陣又組成了一個極大的陣形,隨著命令如同活物一般輾轉收放,看得人眼花繚亂。

如果是見識過天安門閱兵和朝鮮阿裏郎的李雪鱗,多半會聳聳肩,說句“不錯”便完事了。但在這個時代,士兵普遍缺乏訓練,尤其是沒幾個人肯花時間在基本的隊列操練上。因此雖然各種兵書上不乏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之類名字好聽,實用性有那麼一點的步兵陣形,但打起來仗來也沒見幾個人真正用過。

這些五品以上的將軍們很多也是第一次見識到如此整齊劃一的大夏軍陣,忍不住高聲喝彩。掌旗官聽了,朝齊楚投來驕傲的目光,揮舞起令旗也更加賣力了。

齊楚跟著晉王幾個月,早已摸透了這個好麵子王爺的脾氣,一躬身,恭恭敬敬地答道:“回王爺。眾將士萬眾一心,千萬人如一人,在戰場上必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晉王笑著斜睨了他一眼:“齊校尉倒是懂得圓滑了。剛才那是漂亮話,你心裏到底是如何想的?”

齊楚也笑了笑:“王爺,適才所說句句屬實。能練出這樣一支萬人大軍著實不易,蘇合人對上他們未必能討了好去。”

“唔,確實如此。齊校尉,你或許還不知道,這些兵馬乃是以陽朔所用之法加以整訓,足足花了兩個多月才有今日的氣魄。”

齊楚稍稍遲疑了一下。說讚成,那變成在這些將軍們麵前替軍長吹噓了;如果說不讚成,那就是駁了晉王的麵子。想來想去,隻能含混一句:“恭喜王爺得此虎狼之師。”

胡四海也很得意。底下的這支軍隊就是他好不容易重建的赤鵠軍。原本十二禁軍中戰鬥力名列前茅的赤鵠軍在元月那場惡戰中折損過半,已形同廢了。沒想到李雪鱗給大家爭取到了喘息的時機。坐以待斃總不是辦法,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胡四海將一些散兵補充進來,用李雪鱗當初帶教麒麟隊的方法進行高強度訓練,居然成效極為顯著。現在遼州城裏那麼多軍隊混雜,但新赤鵠軍的官兵總是能被人一眼分辨出來。那種舉手投足都剛勁有力的姿態是別人學都學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