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格格不入(1 / 3)

正當此刻,李雪鱗倒是出現了。不過不是在遼州或是海參崴,而是在國防軍的大本營海蘭泡。

“倒真是好久沒回來了。”空蕩蕩的會議室裏,李雪鱗翻著一疊積攢下來的情報、信件,腳擱在桌上,愜意地呷著奶茶。

“我看看……昔隻兀惕的,晃豁壇的,大夏的……哦?海參崴和張彪也有了報告,這兩處可是關鍵中的關鍵,嗯……”李雪鱗初時臉上還漾著微笑,隻一會兒神色便轉為凝重。他又拿起其他報告細細看過,末了,將記載著這幾個月來遼東情勢的文件“啪”地扔在白樺木桌上,一口將奶茶喝幹,手裏握著木碗,眼神的焦點穿透了那些羊皮木片,不知落在何處。

過了足有一刻鍾,李雪鱗腳一蹬,從椅子上跳下,拿起掛在門邊的將官大衣披在身上。邊板著臉大步走出屋子,邊對著聚在外麵的參謀班子下了一連串的命令:

“傳令,軍部及護衛部隊立刻啟程,急行軍趕往海參崴!今天是四月十五,十五天,五月初一必須抵達!

“傳令,大本營隨時做好遷移準備!派遊騎進行大範圍扇麵搜索,防止敵人偷襲!

“傳令,讓黃楊的二師立刻給我滾到海參崴來!張彪仍執行原有任務,但必須在接到命令起的半個月內,將主力從大興安嶺轉移到長白山一線。如果五月三十還不能完成新的部署,給我提頭來見!

“傳令!馬上派人去南方。告訴張鬆的三師,到了遼州後不要停留,必須在五月二十日全部前出到科爾沁沙漠與長白山之間,不能早也不能晚。

“傳令給所有部隊,‘山洪’將提前一個月開始!”

李雪鱗從沒用過這麼激烈的字眼給將領們下令。一時間,參謀們都楞了。形勢明明還不錯啊——三師的大迂回在損失不大的情況下已順利完成大半;二師的橫貫草原也提前實現,和一師部分會合;預定要拿下的海參崴牢牢掌握在手中,暫時沒被蘇合人發覺;晃豁壇集結起來的十一萬大軍正被張彪和黃楊聯手牽著鼻子,在大興安嶺附近兜圈子。

“軍長,敵人主力正遠離主戰場,幾位將軍都嚴格按照戰役計劃進行。有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問題?問題大著呢!”李雪鱗徑直走向已陪著他跋涉了數萬裏的踏風,扔給參謀們一句話:“敵人散而未亂,形勢嚴峻至極!”

“李陽朔居然如此行險……”當晉王領著幾十個官員在等在遼州城南的涼亭,親眼看到真有一支大軍行程萬裏,從官道列隊而來時,心中又驚又羨。

張鬆的三師在張家口以南接受補給後日夜兼程趕往遼州。等他們與夏軍的主力會師,已是從貝加爾湖出發後的第三個月。其間因為戰鬥和自然原因減員兩千餘人,占去了六分之一。消耗的箭矢和騎槍依靠齊楚的周旋,夏軍事先就在補給站都備上了。唯獨戰馬無法可想。大夏的產馬地本就稀少,供應自己的騎兵都不夠用,更別說拿來裝備敵友未明的一支客軍。三師出征時人均尚有三匹換騎,此時除去馱馬,人均已不到兩匹。也就是說,有一萬多匹草原上最優秀的戰馬倒在了萬裏大迂回的戈壁灘上。

即使如此,張鬆軍團的出現帶給夏軍上下已不是“震撼”所能形容。雖然在與齊楚的交流中,大家也了解到國防軍的構成中漢人隻占了很小一部分,但多為軍官,尤其是高級軍官。可是隻有親耳聽到了張鬆帶著山東口音的純正漢語,他們才真的相信這支軍容威嚴肅穆,士兵金發碧眼、髡發留辮俱有的騎軍,居然真的是由漢人來統帥。換言之,在夏軍的將領們看來,這是一支由遊牧民的戰士組成,卻歸漢人指揮的夢幻大軍,兼具了草原民族強悍的單兵戰鬥力和漢民族成熟的軍事理論。隻要是個帶兵打仗的,沒人會輕視他們的戰鬥力,更沒人會不豔羨這支軍隊的指揮官。

晉王對三師的到來給予了足夠的尊重。以他為首的一幹文武高官出城五裏相迎,還騰出了遼州城中仍然緊缺的房舍給這些蘇合人的天敵駐紮。

隊首的軍旗一停下,幾裏長的騎兵隊沒有絲毫混亂,從頭到尾逐漸靜止在原地。張鬆和幾個準將見了涼亭裏的陣勢,不用劉大山提醒,趕緊下馬。他雖沒混跡過上流社會,但這麼多穿紅披紫的人中唯獨晉王衣服上有團龍圖案,傻子才會認不出這個大夏攬軍政於一身的王爺。

不等他近前,晉王已走出涼亭相迎:“張將軍一路辛苦!從北海邊轉戰萬裏到此,一路破敵,比之霍驃姚不遑多讓!水酒一盞,為將軍接風洗塵!”

張鬆雙手接過酒盞,一口灌進喉嚨,抹了抹嘴,將酒盞交由一旁的仆役收了,道:“這怎麼好意思。你們是主我們是客,來這兒已經沿途叨擾了不少,再這麼客氣,我老張可吃不消。”

劉大山雖然早就見識過這支軍隊和紀律成反比的放肆言行,卻也沒想到一個將軍居然敢對超品的攝政王如此沒大沒小——在他看來,如果準將相當於大夏正五品的遊擊將軍,張鬆也不過是個從四品的驍騎將軍而已。

晉王顯然並沒有計較,笑著仔細打量了張鬆,捶了他的胸口一拳:“果真是強將手下無弱兵!雖說李陽朔善煉兵,沒想到他幾十騎去了遼東,居然拉起了讓蘇合人畏之如虎的大軍,奇哉、壯哉!張將軍聽口音當是大夏百姓,不知出身何處?可是那數十騎之一?”

張鬆臉色絲毫沒變,向晉王行了個國防軍的捶胸禮,朗聲道:“帝國國防軍第一軍第三師少將師長張鬆,向大夏各位大人致敬!我是有家無國之人,後來家破人亡。在此期間,我沒有為大夏盡過義務,大夏也沒有對我盡過義務,所以我應當不算是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