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認祖歸宗(七)(2 / 2)

耶律宏將隨身攜帶的一包止血藥粉遞過來。李雪鱗撕開油紙包,將草藥粉末灑在傷口上。強烈的刺痛讓公主嚶嚀一聲醒了過來。

傷口的血流漸漸減少,過不多久終於止住了。李雪鱗長出一口氣:“還好,沒傷到動脈,也沒砍到骨膜。皮肉傷而已。公主,我欠你一條命。”

見已無大礙,他正想將淡雪交由黃啟帶走,公主卻緊緊抓住他的手不放。

“公主?”

“李將軍,你難道是為了尋死而來?”

“當然不是。隻不過……出了點意外,和我的計劃有偏差。”李雪鱗笑著替她整了整劉海,“請公主安心養傷。我會讓人送些參茸來的。”

淡雪急了,拉著他的小手力氣卻越來越小:“李將軍,你……你答應過我,要帶我去草原上騎馬……”

“皇姐,你快去讓太醫看看傷勢。這兒朕會處理。”小皇帝一看情況不對,趕忙要將兩人分開,“朕不會為難薊縣伯。你安心養傷,待會兒朕來看你。”

舞陽公主搖搖頭:“陛下,今日險成無法挽回的局麵。若李將軍拿不到詔令,一切便想從頭來過也不可得。陛下,按說內宮不得幹政,但……”

“好了,好了,朕知道。唉……”小皇帝從地上撿起毛筆和那方黃綾,唰唰寫了幾行草字後扔給黃啟,“速拿去用印。”

大夏有專門掌璽官,因為要和皇帝一起貼身辦公,都是內臣擔任。一般就在泰清殿後的碧霄閣中。黃啟匆匆去了,不多時便將加蓋了“皇帝之寶”大印的黃綾送了回來。一經用印,這份簡陋且明顯是氣頭上所寫的詔書便具備了法律效應。小皇帝對於這道補辦的手續本就在李雪鱗的花言巧語下持模棱兩可的態度。淡雪一出意外,心中就隻剩下快點將這些破事了解掉的念頭。

黃啟在小皇帝的目光催促下無奈地展開手詔:“……薊縣伯接旨。”

李雪鱗跪在地上,聽黃啟板著臉念道:“李雪鱗,東海晉王之後*。有功,封渤海郡王,配享太廟。加封渤海二十州宣慰使,拜大將軍。準予節製長城外五百裏。事急,儀式略,速離京赴任。不奉召不得擅離轄地。欽此。”

小皇帝等於滿足了他全部要求。如果沒有舞陽公主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李雪鱗自己都不知道此行的目的能達成幾分。他接過黃啟遞來的手詔,向臉若寒霜的小皇帝磕頭謝恩。

“哼!”這是李玉澄給他的回答。

就在李雪鱗心頭放下一塊大石,準備離去的時候,卻聽見小皇帝下了第二道詔令:

“晉親王識人不慎,教子無方,著革去王爵,閉門思過,聽候發落。”

明知小皇帝是在找人出氣,而且找的是最不該被找上的人,李雪鱗也隻能搖搖頭。晉王這一劫是代他受的,和此行的目的是否達成無關。從他這支聽封不聽調的騎兵大軍出現開始,這個結局就變得不可避免,隻是時間早晚問題罷了。

晉王對此顯然也是早有準備。磕頭謝恩後站在一旁。他不認為所做的事錯了。以個人的榮辱為代價,能阻止李雪鱗的戰爭威脅,讓大夏有數年準備的時間,這就足夠了。如果小皇帝能改掉脾氣急躁的毛病,假以時日應當會成為一代明君。可惜自己怕是看不到這一天了。隻是太傅這個虛銜恐怕很難扭轉走偏了的朝政,哪怕有老太師在後頭撐腰,成功概率也算不上高。盡人事,聽天命吧。經過來自李毅、李雪鱗、李玉澄這三人的連續打擊,晉王已經很心灰意懶。

李玉澄看看仍昏迷不醒的李毅,皺起眉道:“晉親王世子李毅……著令閉門思過一月,罰俸一月……期滿後襲晉親王王爵,暫攝中書令之責……。”

*注:指初代晉王。

一起看文學網首發,請支持正版閱讀,支持作者創作。

隆重推薦《萬裏大宋》(28689),能認可本書的人肯定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