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認祖歸宗(八)(2 / 2)

“讓敵人為所欲為的風險更大。”

“……好吧,您說的沒錯。至少結果很好。結果好,一切都好,這是您常說的。”

“啊……沒錯……”李雪鱗突然覺得這種提法似乎值得商榷。至少他現在感覺並不算好,盡管得到了所有自己想要的東西。

宮門口停了兩輛馬車。一輛蒙著紫緞的李雪鱗認識,是晉王上朝用的。另一輛用彩錦裝飾的他雖然不認識,但從護衛的“家丁”都是熟麵孔就可以推斷出這是借自誰家的。

齊楚和王九郎到底是能信得過的遊騎兵,辦起事來還真不含糊。

李雪鱗走到扶著李毅,正要上馬車的晉王身邊,歉然道:“王爺,對不住,這事最後還是連累到你了。”

“這都不算什麼。我已經沒了王爵,‘王爺’之稱再也休提。陽朔,老夫履行了諾言,接下來就看你了。”

“以我的軍旗起誓,我李雪鱗會遵守約定,絕不挑起與大夏的戰爭。”

晉王欣慰地點點頭。他領教過這些軍人對那麵旗幟近乎瘋狂的崇拜,李雪鱗鄭重以軍旗立誓,正式程度遠遠高於虛無縹緲的皇天後土。那是真心實意要履行承諾了。

李雪鱗早就不會因為騙人而內疚了。但這次例外。他確實不會挑起戰爭,因為渤海郡國與中央王朝之間的內戰不可避免。沒有哪個政權會在統治基礎受到威脅時無動於衷。

但是哪怕聰明如鄭太師和晉王,對於這一層也還毫無察覺。從小生活在一個固定框架內的人,無論多麼傑出,也罕有能突破成規看問題的。如果他們知道李雪鱗的打算,隻怕在燕州就已經派人殺了他,哪怕拚著半壁江山化為焦土打十年抗戰。再怎麼說也好過大夏國將不國。

“王爺,你……如果在這邊不如意,不妨到我那兒去散散心?”李雪鱗從頸中摘下個精鋼哨子塞在晉王手中,“萬不得已時請用這個。”

晉王看了他良久,那支李雪鱗用來集合軍隊的精鋼哨子也在手中捏了良久,最後還是默默收了起來。接下來會發生的事他早有預感。兩相比較,雖然李雪鱗和李毅做的事在他看來都可歸為擾亂朝綱,但親生兒子下手狠毒,李雪鱗卻在最後關頭還給了他一個護身符。

李雪鱗不願再繼續留在敵人的心髒地帶。向晉王道過別,跳上馬車。他並不吃驚地發現車裏已經有了一個中年男子在等著。

精致的穿著,良好的保養,雍容的氣度,再加上和他見過的二胡頗有幾分相似的麵孔。隻一眼,李雪鱗就判斷出了對方的身份:

“晚輩見過胡令公。”

一起看文學網首發,請支持正版閱讀,支持作者創作。

隆重推薦《萬裏大宋》(28689),能認可本書的人肯定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