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新政(五)(2 / 3)

李雪鱗治軍極嚴,而且還設置了憲兵執法。國防軍的官兵有時候也會在假期進城遊玩,但是都很規矩,不會強買強賣。加之遊牧民戰士大多都很實在,不大會殺價。一來二去,名聲出來了,商家也樂得做他們的生意。店老板初見李雪鱗,便斷定他也是個出身胡族的軍官,樂得和他多聊聊。

聽得李雪鱗這樣問,店老板倒有些懷疑自己的判斷。訕笑幾聲,道:“軍爺您可真是精細人。不瞞您說。這剛開始啊,小老兒我還真這麼幹過。王爺定的規矩是一元錢能買兩個銅板的東西,小店剛開時,賣的都是兩個價。如果用製錢,就是一個銅板兩碗麵。如果是紙錢,那對不住,一元錢隻能買一碗麵。但沒過多久就有官府的來查,說不行,這是在擾亂什麼……什麼秩序來著……”

“擾亂金融秩序。”

“沒錯,沒錯,那些官爺就是這麼說的。軍爺您真是有見識。那些官爺們還說,這麼做是要被抓進大牢的。小老兒我可是規矩人,一聽這話嚇得魂靈出竅。可要是紙錢銅錢都收一個價吧,這賠本生意又沒法做。軍爺您想,小店賣麵賣菜,也是要進貨的。要是兩碗麵收一元紙錢,但是在菜農和磨坊那兒隻能頂半個製錢使,那豈不是麵賣得越多就虧得越多?想來想去,就想把店關了,再回家鄉種地去。”

“那為什麼沒關呢?”

店老板剛想回答,廚房裏傳來招呼聲,便去端了三盤蔥爆海參來。李雪鱗聞著撲鼻香氣,挾了塊一嚐,確實將上等遼參做得軟糯鮮滑,有米其林三星的水準。

店老板又在圍兜上擦了擦手,坐下,繼續說道:“將心比心啊,軍爺。小老兒我本就是家鄉遭了災,活不下去了,才到王爺地頭上討碗飯吃的。王爺對咱這些苦命人可真是沒說的,賦稅低不說,還把咱們當回事。他要做什麼了,都會出邸報,讓人念給咱們聽。咱們有什麼意見了,也可以去找官府,那些官爺對咱小老百姓都客客氣氣的,和我家鄉那塊兒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而且官爺們還會把咱們的話傳給王爺,半月之內,王爺和官府就會給咱們告示,把咱們的意見都做個答複。那可是王爺啊!您說,哪朝哪代的王爺能這麼做?王爺對咱這麼仁義,咱要是連王爺鑄的錢都不認,那不是存心給人拆台嘛。所以過不多久,市麵上的紙錢和製錢還真就一個價了。咱雖是小老百姓,卻也知善惡。軍爺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店老板說完,抹了抹眼角。耶律宏和阿史那哲倫也停下筷,隻是看著李雪鱗。渤海郡王沉默了一會兒,溫顏道:“店主,你就不怕這渤海王哪一天被掃地出門,乃至身敗名裂,遼州又被朝廷接管,這些錢都成廢紙?”

此言一出,桌邊其餘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著他。過了足有一兩分鍾,店老板霍地站起,指著李雪鱗鼻尖,嘴唇直打哆嗦:

“軍,軍爺!你是在王爺手下吃糧拿餉的,怎得說出這種話!你摸著良心問問,咱們不管是軍是民,能有今天這日子,靠的是誰!在王爺這兒,小老兒我賺的每個銅板都幹幹淨淨、理直氣壯,待交了稅賦,便是天王老子也拿不走!這是王爺親口答應的,告示還在街上貼著呢!小老兒沒讀過書,卻也知道民心所向的道理,得民心者,又怎會身敗名裂!軍爺,這三碗麵、三份海參就算是小老兒我請了,您上別家去吧,莫讓我再聽到有人背後汙蔑王爺!”

說完,將三人沒怎麼動的碗盤拿走,連推帶搡將李雪鱗等人攆出店門。末了,在門口還盯著李雪鱗,一字一頓地說道:“軍爺,不管你是胡人還是漢人,是人,就得講良心!”

或許是店老板的聲音大了點,恰好被巡邏到此處的兩個憲兵聽到。眼看著兩頂寫了“法”字的白頭盔向這邊來,路上行人紛紛讓開。李雪鱗卻是氣定神閑站在那兒,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隻剩下耶律宏在暗暗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