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牡丹(三)(1 / 2)

河南府府衙內,眾人排次坐下,聽著張全義對李軒訴苦。雖說自從洛陽重歸大唐之後,流民安定下來,開墾了不少荒地,但仍有更多的地因戰亂人口銳減而至今無人耕種,即便是有心想多開墾幾畝地的人,也沒那麼多精力,馬牛等畜力更是稀缺。導致了官府手裏有不少無主之地,按照人所能耕種的極限能力,分配給無地之人,也是分不完的。如此以往,要等到今年田地收成,府庫的儲糧早已青黃不接了,到時剛吃上一口飯的人民又要挨餓了。況且糧食供應不上,糧價必定要上漲,到時隻會雪上加霜。而自從廢除各關厘卡,統一都畿道的商稅之後,商業明顯活躍起來,但農糧貿易這一方麵卻一直是有價無貨,附近的自己吃的都不夠,哪有拿來賣的。外地的糧食運進來仍要加價不少,官府也不願購進,作為儲糧。

李軒聽完,低頭不語,半天才打破現場的悶局,詢問在場眾人道:“你等可有何良策?”

從偃師隨李軒到洛陽的王彥章長身而起,道:“如今編入地方戍衛的士兵人數龐大,整日除了操練之外,沒有任何作為,可否將尚未分配之地劃給這些部隊,由這些士兵自己耕種,自己解決軍糧?如此一來,既可緩解府庫壓力,又可使荒地得到墾殖,而軍中運載所用之馬匹,正可用於墾地畜力。”

王彥章一席言既出,立即讓眾人眼前一亮,仿佛問題的解決找到一條出路。更使李軒心中暗暗讚歎其不再是一名在戰場上舞槍衝殺的猛將,而已是能提出問題的解決之道。

李軒心裏讚著,嘴上連連稱讚:“甚好,甚好,王將軍之言甚好。如此一來,待今年收成之後,至少糧食自給是沒問題了,同時也減輕了不少民負。”

“但眼前糧食將缺的情勢仍未能緩解。”張全義不想給李軒潑冷水,小心翼翼的說道。

李軒目光投向掛在一旁的都畿道河南道地圖,目光最終落在地圖右下角僅露出一小塊的淮南道上,突然露出笑容,道:“自從我軍平逆之戰開始到如今,吳王楊行密都沒有拿出半點支持的行動來,躲在一旁看著唐梁梁軍交戰的熱鬧,反而得了封王的好處。他管轄下的淮南、江南東兩道近年來無經戰火,加之水土豐茂,北方戰亂地區的人都逃難到他那去了。這楚州、揚州、壽州之地,想必餘糧不少吧。”

王之博聞言,露出一絲邪笑:“殿下的意思是……”

眾人也都望向李軒,期待李軒親口說明白他的意思,與自己心中想法對應。

王之穎扯了扯他家兄弟,使了個眼神,示意他不要亂講。李軒看在眼裏,笑了笑道:“諸位怕是誤會本王了,本王絕無傾兵南下的意思。”

見眾人愕然的表情,李軒停頓一下,理了理思路,接著道:“如今河南道也重歸大唐,既然都畿道四州一府能統一稅賦,一切流通商品能一稅概之。那麼河南道諸州也可推行此策,而隻要現在仍承認為我大唐濱土之地,任何商品進入都畿道皆可按此稅製征收。如此,則如淮南糧穀,進入都畿道之後,其價照常,而其利則愈豐。商者逐利,千古之理。隻要有利可圖,何愁各地糧穀不紛至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