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宮宴(四)(1 / 2)

劍舞終了,又排上一道霓裳舞。

眾女嫋嫋而至,輕舞袖絹,猶如仙子鴻遊,將大殿中方才還緊張激烈的氣氛轉換成寧靜安謐的仙人幻境。鍾箏簫笛鈸,協奏成由宮商角徵羽組成的樂章,伴隨著眾女翩翩起舞的霓裳,將眾人帶入到如夢如幻的妙境之中。荷女玉立,婷婷起舞。曼陀旋舞,天外飛仙。忽而輕快,忽而凝重,婉轉百曲,妙不可言。

一舞既畢,群臣紛紛舉杯,無不稱頌唐皇的聖明,雅王的英睿。

李曄慢慢喝下一杯美酒,笑道:“這兩場舞,或剛或柔,實是妙哉。不過,卻是少一樣。”

眾人都拉長了耳朵,等著下文,李曄卻將眼光投向李軒:“朕聞三郎在洛陽便聽過何秀菲大家的仙曲,還與之同賞牡丹,遊荷塘,實在令朕羨慕啊。”

眾人隨著李曄哄堂大笑,朝李軒投來目光。其中有善意的,也不乏惡意、妒嫉的。郭淑致也似笑非笑的白了李軒一眼。

李軒當眾伸手捏了郭淑致的粉臉一把,站起來笑道:“兒臣確實與那何大家有過交往,不過絕無坊間傳聞那般。兒臣聽了她的仙曲之後,也曾邀其前來長安為父皇獻唱,不過,何大家卻道其曲難達天聽,不敢來獻醜。嘿,說來慚愧,兒臣雖能驅使得千萬軍馬,獨驅使不得這女子。”

“吾兒有這份心,老父便甚為寬慰了。”李曄頷首微笑道,“如何大家這般佳人,三郎要好生邀請,不得冒犯。”

“兒臣明白,正是因為如此,才邀不來何大家。”李軒咧嘴笑道。

“那是你不夠誠意吧?”李裕在一旁幽幽道。

“那太子你去邀請試試?”李軒不無深意的笑著反問。

李裕頓時語噻。

郭淑致扯了扯李軒衣襟,示意他不要太過鋒芒畢露。

“殿下率百戰之師,橫掃中原,平定朱賊之亂,為朝廷贏得聲譽,也為百姓打下安居之所,老臣由衷欽佩。”站出來的朝臣正是崔胤,本朝宰臣,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崔相客氣,也多虧崔相等臣工同朝出力,本王才無後顧之憂,方可勇往直前。”李軒回禮道。

“不過,老臣聽聞殿下在都畿、河南兩道推行所謂‘新政’,不知是否有朝廷政令?”崔胤口風一轉,尖銳問道。其餘朝臣也安靜下來,聽聽李軒是如何答道。

李軒哂笑,轉向李曄:“新治之地,百廢待興,或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也是父皇允諾的吧?”

“嗯,朕確實有答應過此事。”李曄也饒有興趣的聽二人對話。

“也罷,既然有陛下允諾,那就另當別論。”崔胤捋須,繼續道,“殿下推行新稅製,可否興民生,尚且不論。不過殿下,你竟然下令適齡孩童,不論男女,一律入讀官府開辦的學堂,學費全免,而違者父母還要受刑罰。不知殿下此意何為?”

“或許是為廣播孔孟聖人之道吧。”李軒眼角餘光飄向坐在角落裏的敬翔與馮道,見敬翔正向他舉杯。

“據老臣了解,殿下的學堂裏可不僅僅是教授孔孟之道,其餘旁門左道也不少吧。”崔胤詭笑道。

“有何不可,這也是為我大唐培育廣博之才嘛。”李軒不解狀。

“就怕廣博之才沒育成,反倒成就無數邪徒。”崔胤蔑笑道,“陛下,老臣以為,殿下此道不可取,原本淳樸之人,也隻怕會心生反念。”

“崔相的意思是,讀了書的人,容易產生造反的念頭?”李軒反問道。

“臣的意思是讀了殿下給他們讀的書。”

“哦。”李軒恍然道,“本王聽說崔相好藏書,本王所設學堂,所列書籍,可都先下過一番功夫,依據崔相府上所藏之冊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