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到了地頭,李樽有些傻眼了,皆因這地頭荒涼的很,根本沒有什麼酒窖,更別說李樽夢寐以求的美酒了。
看到李樽這樣子,老師傅點上一根煙,眯眼笑道:“娃,你是找酒吧?餓不槽怪,這地方壓根就沒有酒。”
李樽滿臉迷惑道:“老師傅,請講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也沒什麼,不過是一段醉話而已。”老師傅抽著煙,道出一段很久以前的故事,說起來還真是有點懸乎。
話說,解放前那會兒,有個人綽號李三斤,頗為喜好這杯中之物,號稱無酒不歡,並酒量大的驚人,一口氣就能喝掉三斤,那可是遠近聞名,人盡皆知。
有一天,這李三斤出去辦事兒,回來已晚,月上三竿,路過這片地頭時,忽聞一股酒香,那味兒比他喝過的所有酒都要香,一下就把李三斤的酒蟲給勾出來了,當下就把啥事兒都給忘的一幹二淨,滿心歡喜的到處找那酒香源頭。
還別說,李三斤竟然真的找到了。
那是一口幹枯的青石老井,不知道多少年都沒有冒出過水,但就是這一口幹井,好像在吸收月亮中蘊含的精華,不斷的從底部冒出汨汨井水,蘊含著濃鬱的酒香味,那叫一個美啊。
好酒的李三斤自認三斤不醉,立刻就瓢上一捧井中美酒,送到嘴邊嚐上一口。
就是這一口,李三斤當場醉生夢死,一頭紮倒在井邊,呼呼大睡七天七夜,可以說是醉的不省人事。
可是七日過去,李三斤醒來之後,卻發現那酒井已經不在,一切都好像是一場夢,讓李三斤總感覺不是味兒。
後來,李三斤到處向人說這事兒,稱那是天下最美的美酒,不是人間的酒,隻有天地才能夠釀出如此香甜的美酒。
李三斤越說越玄乎,於是真有人跑到這地頭找酒,但是這裏哪有什麼酒。
別說酒了,連口井都看不到,入目處一片荒涼,連點該有的靈氣兒都沒有,怎麼可能有天地才能夠釀出的美酒。
於是,人人都說李三斤是大騙子,以至於李三斤口中的美酒,也被嘲笑為三斤倒。
除了這事兒,還有一件事挺邪乎。
也不知道怎麼了,李三斤從此以後都沒有再喝酒,因為他無論喝那一種酒,都是難以下咽,就像喝了一口馬尿,讓其飽受煎熬。
這就是關於三斤倒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許多西北漢子在喝酒喝敗的時候,總是不服的喊上一句:你有種,就去喝三斤倒,喝了三斤倒不醉,那你才是真正的大酒量。
這一刻,李樽很是哭笑不得,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因為一句喝酒的戲言,白白跑了大半夜,這可真是讓人尷尬。
不過,這老師傅也忒壞,明明知道這件事,竟然還拉自己來這裏,根本就是想賺李樽的車費。
當然,已是胃癌晚期,隨時都要把小命交給老天爺的李樽,並沒有把這點車費放在眼裏。反而為了尋酒,意外地聽了這麼一個故事,這讓李樽十分開心,也算是酒界的一個美談。
於是,李樽隻能再次拜托老師傅,準備打道回府,順便拉上老師傅去喝兩杯,讓老師傅知道,得罪他這個酒鬼的代價。
可是就在李樽剛準備開口的時候,突然間鼻尖嗅到一段淡淡的酒香味兒。
咦?
李樽頓時來了精神,憑借他多年的品酒經驗,隻是這麼輕輕一嗅,就能夠感覺到這酒,絕對是他從來沒有喝過的美酒。
“老師傅,你可曾聞到什麼香味兒?”李樽問罷,發現老師傅並不在意。
“嗬嗬,娃兒你還沒有放棄啊?都說啦,這地兒沒酒。”老師傅搖搖頭,似乎他並沒有聞到什麼酒味兒。
難道是因為聽故事,自己產生了錯覺?
不對,這酒香味兒實實在在,就像在自己的鼻尖繞梁三日,回味無窮,使李樽早已滿口生津,肚子裏的酒蟲快要饞死了。
也不管老師傅怎麼想,李樽說道:“老師傅,這地兒荒,你再等我一會,我反正都到這地方了,就效仿前人,找找看到底有沒有酒。放心,少不了你車錢,今晚你車我包了,找不到酒,咱們就回去喝酒,你一夜能掙多少錢,我就給你多少錢。”
不用勞累,又能有酒喝,老師傅哪會不願意,當下便道:“成,你娃兒既然不死心,就去找吧,餓就在這地兒等你。但是你也別太久,溜達一下就早點回來,餓帶你去吃地道的西安小吃,包你喝到最地道的陝西老酒。”
這一下,李樽差點忍不住就應下,要跟老師傅回去喝酒。
不過,那酒味兒實在太香,李樽實在是忍不住,笑著招呼老師傅一聲,就開始尋著味兒,試著找找那傳說中的三斤倒。
李樽在崎嶇的山路中跌跌撞撞前行,以他現在的身體條件,這路跟本就走不了,再加上胃癌的痛苦又犯了,折磨的李樽更是步步艱難。
但是李樽仍然在堅持,因為那纏繞在鼻尖的酒香味兒,已是越來越濃鬱,光是聞聞就讓李樽滿口生津,時不時的就要咽上好大一口口水,已如品到美酒。
試想一下,光是酒香味兒混著唾液咽下去,就已經有如此濃鬱的酒味兒,這得是何等美酒,才會擁有如此濃鬱的酒香?
此時此刻,李樽已經把什麼事兒都拋之腦後,心中隻係那美酒,如不能品嚐到這等美酒,就絕對的誓不罷休。
夜,越來越深。
秦嶺山脈樹影憧憧,月光灑下,頗有幾分韻味,讓李樽覺得自己好似山間精靈,追尋那無上美酒的精靈。
終於,當李樽越加感覺自己體力不支的時候,在樹林之中,一道月光筆直照射下來,籠罩著的一口井,真出現在李樽的視線之中。
這口井看起來很是古老,井口中不斷冒出氤氳酒氣,好像是奪天地造化而生,月光照射進去,好似化成一道道甘甜的酒液,如若瓊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