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美國式英雄(二)(1 / 3)

看到捐款人是喬納斯,兩個女孩頓時手足無措。

原來,喬納斯在哈佛曆史係中,可是大大的有名。

首先便是他的個人魅力。

接近一米九的身高,身材結實勻稱,笑容像陽光般燦爛。為喬納斯所傾倒的女孩不計其數。偏偏這位金發帥哥是個學術狂,從來沒有聽說過他和任意一位女孩傳出過戀情。一門心思撲在了考古研究上。

其次,便是他的家庭出身了。喬納斯來自俄亥俄州的一個豪門家庭,據說家中的財富,足夠支撐一位總統候選人進行大選。而他個人,喜好收集各式各樣的文物藏品,不管價格多少,在這個方麵可以說是揮金如土。

這第三個層麵麼,就是他在學術方麵的造詣了。

就在不久之前,喬納斯輔助他導師,完成了世界考古界中的一項壯舉,震驚世人。也正是因為他在此項考古中的重大作用,哈佛大學提前為他鎖定了博士階段全額的獎學金。

事件大致是這樣的。

十分湊巧,喬納斯的學術導師也是一位美籍華人,姓宋。宋教授在很多年前就來到美國哈佛大學,進行考古學的研究,主攻世界各地出現過的岩畫遺跡,並研究其發展史。

因為同為華人,小雪早在入校後不久,就拜訪過這位專家。

宋教授為人謙和,還熱心的給小雪提供了一些生活和學業上的指導幫助。正是因為如此,小雪、艾麗絲,已及宋教授的學生喬納斯其實早已相識。

宋教授的研究領域叫做“岩畫發展史”,這是是一個早已成型的領域體係。

世界各地,曾經出現過古老岩畫地方數不勝數。自一百多年前的一位西班牙人在帶女兒探險洞穴時,發現這種雕刻在石壁上麵的、描寫數千年前人類生活景象記錄的景象之後。岩畫研究,岩畫分布研究,以及岩畫曆史歸納研究,始終是考古界十分活躍的命題。

關於這些分布各地的岩畫,有著很多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

尤其是亞洲內陸地區的弧形岩畫分布地帶,以及美洲西海岸的沿海岩畫分布地帶。幾百處含有岩畫遺跡的地方,已經找到了數種相似的符號標記。

從學術的角度上講,形似的標記,似乎表明這些岩畫,是種同宗同源的文明。

假如跨過白令海峽這道天然的海上屏障不去管它,那麼,將亞洲與美洲的兩條岩畫集中分布的地方進行粗連線的話,便可以得到一條完美的半圓型。

在宋教授早年的假設之中,這條貫通亞美的半圓通道如果在曆史上真的存在的話,將是一個改變岩畫曆史的偉大發現。

可以設想,在四千多年前的氣候變化影響之下,當時處於舊石器時代末期的亞洲原始居民,為了追逐食物,或者是更好的生存,不斷進行著曠日持久的遷徙。

在遷徙的過程中,每一代踏荒者都在沿途留下岩畫的痕跡。直到跨越白令海峽,並不斷的南下,來到了更加適合人類生存的美洲西海岸。

隻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遠隔重洋的地方,會出現風格、形態幾乎一致的岩畫記錄。

然而擺在宋教授麵前的一道難題就是:那個讓人又愛又怕的白令海峽。

美洲大陸的原始居民印第安人,是由亞洲的原始居民遷移過去的。這是學術界眾所周知的事實。

在一萬多年前的這次人類遷徙的過程之中,亞洲原著居民能夠通過白令海峽,便是因為當時處於冰川時期,整個大陸冰蓋的範圍極廣,整個白令海峽所在的海域,都是一片茫茫的冰原。這個曆史特定的環境,為人類遷徙奠定了必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