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走馬薦才(1 / 3)

“大哥對於未來幾年的天下大事如何看待?”

夜羽和曹操兩人離開其他人來到一處較偏僻的地方,低頭沉思良久,夜羽才開口詢問曹操道。

夜羽的心思卻是想試探一下曹操是否如自己心目中那樣英明神武,他因為出身與常人不同的原因,自然知道將來的形勢如何。不過他對於那些曾經被自己所景仰的人物,因為能夠麵對麵地和他們同處一地的原因,也就漸漸地把那份景仰之心淡了下來,所以眼下才會如此詢問曹操。

“翔實究竟想說些什麼?”曹操雙目掠過驚疑之色,當下沉聲道,“眼下董卓既然已經西遷長安,我們卻坐失良機,嘿!我卻不知道袁本初和張孟卓究竟打地什麼心思?”

夜羽見曹操眼神數變,言語間也吞吐不定,心知他並沒有打算將所有心事放開與自己知曉,暗忖若換過自己是曹操也會如此,畢竟自己和曹操雖然相互間稱兄呼弟,但自己終是沒有呆曹操身旁,所以曹操才對自己沒有真正所謂的兄弟情義,當下搖頭笑道,“袁紹,張邈等人自有其打算。況且,他們名過其實,又怎能比地上大哥這樣的英雄人物呢?我說句大實話吧,正如昔日橋太尉之言,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除了大哥又有何人?袁紹張邈等人不過是徒自增加天下亂像的人物而已!”

曹操想起當日夜羽勸說自己離開雒陽之時也曾經引用橋玄之話勸說自己,頓覺眼下不過往事重演而已,不由地苦笑道,“翔實前番勸我離京,也說亂世已至,眼下舊事重提……”

夜羽心中暗歎一聲,柔聲道,“大哥眼光該比我高明許多,連我都知道之事,大哥該更清楚才是,為何總把心事藏在心頭,不肯告訴我呢?”

曹操渾身一震,雙眼緊緊盯視住夜羽眼睛,但見夜羽眼內露出發自內心的誠懇,禁不住啞然搖頭道,“我若再不肯正麵回答,翔實是否會看低我?”

“正如大哥所言!”夜羽雙肩微微一聳,無所謂般淡然道,“大哥知我是不擅長隱瞞心思之人!”

“大哥自然知道你性情爽快!”曹操輕笑一聲,接著麵容一正,雙目異彩閃爍,肅然道,“董卓挾天子西遷長安,關東人馬並無如我所想那般趁機跟進,以取得雒陽後,對董卓形成壓迫之勢,而後再聯絡長安的朝中重臣,圖謀誅殺董卓,如此一來,因原先宦官都已經被除,則朝廷整治朝綱之時,必定不會遇到阻力,漢室振興指日可待。嘿!袁本初和張孟卓等人,確實正如翔實所言,為各自蠅利暗中打算,才錯失如此大好良機!漢室若亡,袁本初和張孟卓以及酸棗諸人皆是千古罪人。”

夜羽聽到曹操最後一句話對往日好友毫無客氣味道,也不由地為曹操的狠勁乍舌不已,暗忖這才是曹操的真正奸雄之麵目,當下點頭表示認可曹操之意,“既然如此,大哥有何打算?”

曹操道,“我兵新敗,即使回到酸棗,我也不願見到彼等人,還不如趁早與他們分手。實話告訴翔實,我打算與元讓等人往揚州募兵,等到有一定實力後,再作圖謀!”

夜羽嘴角不由地露出一絲笑意,道,“這才是我心目中能安天下的曹大哥所為嘛!大哥既然已經有此決定,我預先祝賀大哥將來能夠掃平逆賊,重興漢室!”

“翔實是否在取笑大哥?”曹操神色一緩,道,“我雖有誌,無奈手下人才甚少,又如何能夠成事?”

夜羽淡淡答道,“來日方長!這等大事豈有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道理?”

曹操轉身注視夜羽,黯然道,“便當大哥懇求翔實如何?大哥手下雖然已有元讓等人,但他們衝鋒陷陣尚可,說到縱覽大局,運籌帷幄,卻是遠遠不足。我知翔實心中所藏,遠甚大哥,為何不留下來為大哥出謀劃策呢?”

夜羽自家人知自家人,聞言苦笑道,“大哥太抬舉我了!”

曹操沉聲道,“翔實屢次以天下大勢詢問大哥,大哥自然知道你心思,也知道你早就已經將所謂天下大勢完全看透,常人又如何能夠做到這一步?我剛剛起步,終是需要有人在旁出謀劃策才行,翔實若不幫大哥,大哥又該去哪裏尋找那樣的奇才?”

“穎川多才俊。”夜羽暗思我等你這句話已經很久了,當下柔聲道,“大哥可曾聽說過荀彧荀文若此人?”

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說,荀彧在世之時,都是曹操最得力的謀主,陳壽作《三國誌》,也是將荀彧排在魏國文臣之首。荀彧不僅能夠替曹操出謀劃策,而且還長於政治,確實是智力政治都遠超他人的當世奇才。從東漢末年曹操興起到司馬炎統一全國的近百年時間裏,除了諸葛亮能夠與荀彧相比肩之外,他人都隻能望其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