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後,西楚霸王項羽因為楚越世仇,擔心越族強大後對己不利,不封無諸,雒搖為王,因此兩人協助漢王劉邦,擊滅項羽。
西漢建立後,先後封無諸,雒搖為閩越王,東海王。而雒搖定都東甌(今溫州市區),重建東甌國,成為甌越中興之祖,因此亦稱東甌王。
閩,甌兩地保留了越族部落的自治,並不完全服從於中央漢廷,等於是西漢的附庸國。
景帝時,吳王劉濞起兵叛亂,為七國之亂。當時的東甌王被迫舉兵脅從,後吳王被太尉周亞夫與大將軍竇嬰在丹徒擊敗投奔東甌國後,漢廷密使遊說東甌王,於是東甌王弟“夷鳥將軍”乘勞軍之際殺了劉濞,將功折罪。
“七國之亂”失敗後,吳太子劉子駒逃亡至閩越國,並得到保護。因劉子駒的挑撥,閩越,東甌發生內訌,閩越王郢出兵圍住了東甌城。漢武帝派中大夫嚴助從會稽發兵,從海路馳援“東甌國”,閩越軍聞訊撤退。
東甌國新君望迫於閩越壓力,“請舉國徙中國,乃悉舉眾來,處江淮之間”,率領族屬軍隊四萬多人北上,被安置在江淮流域的廬江郡。
遷徙至新地的東甌人,仍舊保留了許多遺俗,因與中原人大不相同的原因,遂被稱呼為“山越人”。
東漢末年,以及三國時期,山越廣泛分布於今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部分山區。
他們以農業為主,種植穀物;山出銅鐵,自鑄兵器戰甲。他們大分散、小聚居,好習武,以山險為依托,組成自己的武裝集團,其首領稱“帥”,與征討他們的漢人士族豪強的軍隊展開激烈戰爭。
兩人雖有疑惑,不過當夜羽用越語與兩人對話之後,疑心盡去,心知原來是遇到了老鄉,欣喜過望,於是就將方才兩人所談,已經所有知道的內容,悉數告訴夜羽。
原來是劉繇派遣太史慈為統帥,進攻盤踞在涇縣一帶的山越大帥祖郎等人。
夜羽聽到太史慈的名字,心中一動。
這位以善射擊而聞名,和江東小霸王孫策肝膽相照的猛將,此時確實就在劉繇帳下效力。
張飛和夜羽在彭城重遇的時候,曾經和夜羽交談過太史慈的名字,說他身手相當高明,言語間對太史慈十分看重。可惜當時太史慈已經應允鄉劉繇之請,答應赴揚州為其效命。
不過劉繇因為太史慈初至自己帳下,資曆不深,因此準備先使太史慈討伐境內山越,以積累軍功後,再準備委以重任。
涇縣大帥祖郎等人,便是此次太史慈的對手。
夜羽心中一動,詢問道,“那太史慈部隊出發已經幾日?”
“不過兩日而已!”年老的商販回答道。
夜羽嘴角浮現淡淡笑容。
自己下山時的心願,不過是想見識天下間英勇無匹的猛將們,現在想來,暗覺好笑。
在身不由己地卷入曹操爭霸天下的漩渦之中後,這個願望,變地是那麼地不現實。
在徐州時,就連關羽身在咫尺,都無法與之見麵,讓夜羽暗自歎息不已。
此次卻不能再錯過太史慈了。
涇縣!
涇縣位於黃山北麓,太平湖畔,境內山清水秀,氣候溫和。有“涇川三百裏,佳境千萬曲”的美譽。
據《後漢書·明帝紀》:涇縣“有涇水,出蕪湖,因水立名。”
涇縣境內多山,而多鐵銅金等礦藏。
山越人居於山中,而以山內的鐵銅等礦自鑄兵器戰甲,與前來征討他們的漢人士族豪強武裝對抗。
祖郎今年三十有五,雄壯的身軀仿佛叢林中的虎豹般結實,充滿驚人的力量。
他的長相並不怎麼俊俏,但渾身上下,另有一股獨特的魅力。
山越人和漢人士族豪強的恩怨,夜與漢人士族豪強們大規模的土地兼並行動有關。
因漢人士族豪強侵占的不僅僅是耕田,還有山林,湖泊等。
因此當自己居住的地方遭遇侵占時,山越人才會舉起刀槍奮起反抗。
祖郎是被方圓百裏的山越民推舉為大帥,所有人都期望他能夠率領眾人擊退那些貪得無厭的漢人士族豪強,保衛自己的家園。
因此聽說劉繇又派遣軍隊進攻的時候,所有健壯的山越青年都鬥誌昂揚,紛紛請纓抗擊敵人。
就在祖郎與眾人緊張布置作戰方案的時候,夜羽進入了涇縣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