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入京(1 / 2)

額爾金見到巴夏禮等外交人員受虐,心中暴怒,命令聯軍搶劫圓明園。過了一陣,額爾金怒氣漸消,他也知道,終究是要和清國坐到一起談判的,所以就沒有繼續強硬下去,而是回信給恭親王奕,勒索五十萬兩白銀作為巴夏禮等人的醫藥費,然後再開始和談。

本來額爾金準備讓大清護送巴夏禮的這支隊伍帶信回去,但是,李明峰毛遂自薦要去北京。額爾金略一考慮,也覺得派己方人員去更能表達出聯軍的意誌,也就準了李明峰所請。

李明峰之所以主動要去北京,主要是兩個打算。一個,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勸說,能讓朝廷盡量早些坐到談判桌上,不要再耍一些花招,否則激怒了英法聯軍,圓明園恐怕就不僅僅是被劫掠這麼簡單了。

另一個,李明峰是希望替自己撈點政治資本。他現在雖然被放了出來,但是仍然是待罪之身,沒有得到赦免。而且蔡宜群和陳星翰還在獄中,常勝軍也在外人手中掌握,李明峰若是不趁這個機會崛起,奪回屬於自己的力量,恐怕以後就再也沒有這種好時機了。

抱著這個打算,李明峰隨清軍返回了北京。

得到英法聯軍派了專員前來會談的消息,總管內務府大臣兼禮部右侍郎寶鋆親自到德勝門外迎接。

兩方一見麵,寶鋆十分驚訝,他萬萬沒想到英法聯軍竟然派了一個華人前來談判。雖然對華人帶領聯軍攻擊北京有所不滿,但是寶鋆卻不敢得罪李明峰。說好聽點叫做,不看僧麵看佛麵,不好聽點,那就是打狗也得看主人。李明峰此時代表的是洋人,寶鋆可以不怕李明峰,但是不能不怕洋人。

李明峰見了寶鋆,兩人在德勝門下互相介紹了一番。寶鋆以前就在桂良口中聽過此人,這次萬沒想到是他來談判。

李明峰得知這個四十多歲的官員竟然是總管內務府大臣,心中偷笑不已。大清朝,銀子就歸兩處管,一個是戶部,一個是內務府。戶部負責給官吏發放薪餉,內務府則是皇帝的小金庫。

說是小金庫,實際上這個金庫實在是不小,每年皇室用度超過五百萬兩白銀,遇上皇帝大婚,帝後駕崩之類的事情更是花費白銀上千萬兩,由此可見,這內務府中的存銀到底能有多少。

對麵這位就是內務府大臣,李明峰心中暗想,看來以後你要為銀子操心了,洋人來此一趟,起碼搜刮走上千萬兩白銀。任你內務府銀子再多,過了這一關,恐怕也要空了。

李明峰抵達德勝門下,轉達了額爾金的命令,讓守門的英法聯軍不要擾民,也不要往城內進,隻駐紮在德勝門附近便可。

寶鋆看到聯軍放棄徹底占領北京的意圖,心中的大石頭可算放了下來。在此之前,這些人都懷疑英法聯軍的目的。

因為清政府從未聽過什麼叫殖民統治,也不知道通商有什麼太大的作用。按朝廷這些官員的理念,攻城略地就是為了吞並而已,洋人攻下了北京,很有可能想滅亡大清,取而代之。所以,這些官員在放聯軍入城的問題上是一步不讓,他們擔心引狼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