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智者之爭(1 / 2)

夢境中寒風刺骨的冬日,明晃鋒利的刀片,親人倒地時滿地的鮮血。伍子胥大喊:“不”才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自己滿頭大汗,沉重的喘氣聲。伍子胥走下床榻,望著天上的明月,呆看著,這樣的噩夢一夜夜重複,在幽清靜謐的夜晚,如同利劍刺向自己的心窩,每每思及,如此的像毒蛇在一口口的齧咬自己的心扉,

。十六年間,伍子胥總被這樣的噩夢折磨。突然伍子胥仰天長嘯:吾必覆楚,吾必覆楚。

子勝匆匆走過來問:先生怎麽了?

伍子胥看著子勝,當年太子建的遺子,尚在繈褓的子勝已經是一個彬彬有禮的英俊少年,他知道當年伍子胥瀕臨危境時也沒有拋棄他,自幼如父親般撫養他,所以對伍子胥很尊敬。伍子胥問:公子我沒事,有人來嗎?

子勝答道:先生,長卿將軍到訪。已在大廳。

伍子胥說:我去見他,公子趕快休息吧。伍子胥認為子勝是故主之子,所以對他一直以公子相待。

“那先生早些休息。”

伍子胥快步走向大堂,隻見孫武離座拱手說道:深夜打擾,吳員切莫見諒。見伍子胥不說話,隻是臉中歡喜,單單看著他。

沉聲說道說:大王明日就要找我等定下伐楚方略,為吳國考慮我還是希望吳國應先滅越,而不是一心攻楚。

伍子胥驚訝道:越國,弱國也。貧瘠之地,人口稀少,愚味閉塞,滅越能得到多少益處?對吳國稱霸能有多少幫助?

孫武答道:越國雖窮弱,但其位置對吳國極為重要。處吳國後方,好比楚國之吳國,晉國之秦國。楚國,吳國之大敵。可越國,乃吳國之心腹大患。況越人輕生好戰,其勇猛不下吳人,若縱容越國,越國必成上揚之勢,倒時吳國奈何?當此之時,

伍子胥細細考量孫武的話,加以思索。

越吳國土相鄰,兩國的淵源相似,都是中原偉大王室血脈的後裔。吳國是周王室姬姓泰伯,仲庸一脈,而越國是夏朝大禹一脈,血脈更加古老。兩國僑居蠻夷,篳路藍縷。一直都默默無聞,直到吳王壽夢學習中原禮儀文化而率先崛起。吳王壽夢時期,吳國極力學習中原文明,又得到當時的霸主晉國的幫助,改變了吳國落後的境地,吳國國力呈現上揚之勢。兩國實力發生根本變化。吳國開始對越國擴張用兵並連連得勝,越國不甘心被吳國欺淩,遂與楚國聯盟,通過楚國學習中原文明增強國力,共同對付吳國。

每次吳國伐楚時,越國就會趁吳國內部空虛時從後方進攻吳地響應楚國,吳師不得不回援。多次伐楚都因為越國铩羽而歸,令吳國下定決心先滅越國,但三次大規模伐越並沒有滅掉越國,吳王餘味也死於越人之手。越人好勇輕死甚於吳人,越國越打越強,令吳國煩惱不已。到了吳王闔閭時,越國君主允常向南開疆擴土,成方圓千裏之國,稱王,越國已經不容小覷。

越國真的是我吳國的心腹大患嗎?我相信孫武的話。但現實是隻有打敗楚國,吳國才能稱霸中原,看來必須重視越國,它僅此於越國。

伍子胥緩緩說道:將軍高瞻遠矚,員佩服。可當前局勢,我軍已有伐楚千載難逢之時機,為了區區越國,放棄楚國實在可惜。越國隻需削弱即可,隻要我軍一戰滅楚,則大局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