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養花是一種休閑,是一種生活態度。可是在歐陽自明看來,養花就是學習選擇。選花盆選土壤選種子,然後再把它們組合到一起,給生命安一個窩。這中間要取舍很多次。每養一盆花草,就等於做了一回花盆土壤和種子們的上帝。
花盆當然是泥瓦盆最好,原生態。其次是陶土盆,瓷盆,最差的是塑料花盆,透氣性最差。單從美學角度上來看,青花瓷盆最好,圓口的,盆麵上描一莖蘭草,或者暈幾筆牡丹,要不飛幾片竹葉,清雅別致。就是什麼都不畫,幹幹淨淨的,畫家們說這叫留白。盆麵上的留白是為日後粉墨登場的主角做一個充分的鋪墊,花草才是主角呢。當然了,歐陽自明最討厭在盆麵上畫一些仕女美人,飛鳥魚蟲什麼的。美人給糟蹋了,花鳥魚蟲又顯得不倫不類。
花盆大小也有講究。大花盆有氣勢宜種盆景種樹,小花盆適宜種花草。盆子大小要跟所養的花草比例協調,一旦花盆太大,苗就顯的小,空落,寂寞。小花盆種花草比大花盆有凝聚力,苗長出來,就能將盆子擠得的滿滿的,綠綠的,翠生生的,葳蕤而且別具生機,有很強的視角衝擊力。
然後是選土。土壤一定要肥,母肥子才壯嘛。黃泥巴沙土都不適合用來養花。漚爛的樹葉,混上點熟土,底下再鋪一層油餅(芝麻餅最好,擠過了香油,街上有專售油餅的),蓬鬆透氣,屬於猛料。有人建議歐陽自明就地取材,拿人血發酵後埋在花盆底下做養料。歐陽自明沒敢那麼做。歐陽自明曾經見過婦科醫生用人流後的廢棄物發酵養吊蘭,把那一株吊蘭養的葉子黝黑發亮,胖的都成精了。據說有人夜裏經過產科門口,門鎖著,屋裏黑著燈,卻聽見屋裏傳出來孩子的哭聲和叫媽媽的聲音——那是歐陽自明夢見的。
歐陽自明種的花草品種比較單一:綠蘿,水竹,一帆風順,吊蘭,腎蕨,蟹爪蘭。都是綠葉多,開花少,甚至不開花。它們有一個共同特的點就是好養活,對生存環境要求不高,一點水就能夠讓它們鬱鬱蔥蔥,精神抖數地活下來。不嬌氣不落葉,不枯萎,不無病呻吟。就像綠蘿,你掐一節往土裏一插,它就活了,掐掉的地方過上一段時間,還會重新長出來新的葉蔓。綠蘿我種了三五盆,都放在幾案上。葉子長得肥肥大大,藤蔓婆娑,沿著牆壁四處攀援。歐陽自明將它們的青藤糾結牽引,做了一道綠色的花牆。
每年的春天,歐陽自明都要種太陽花。針尖一樣的種子從指縫裏漏下去,落入土壤,再灑上點水,三五天後它們就會長出密密的一層小苗,你擠我,我擠你,十分賣力地往上生長。它和綠蘿一樣,生命力旺盛,非常容易成活,隨便掐一截插進土裏,要不幾天就長得鋪天蓋地,繁衍出無數的子子孫孫。它不像綠蘿那麼水性,愛水。它鍾愛陽光,太陽越毒,它長的越快,越結實,開出的花朵越多,越鮮豔。有時候為了看它們開花,歐陽自明把它們端進來放在窗戶裏麵的桌子上,這可害苦了它們,為了尋找陽光集體將軀體朝太陽的方向傾斜過去,腰彎的打了顫,都快要站不住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