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就別管了,我在家待幾,膩了再。”
桑母欲言又止,看女兒不耐煩,這才不了。原身瞧不上老家縣城,也看不上自己的父母。她沒有直,但言行舉止還是能看出來的。
桑月得維持原身人設。母女兩人沒親熱多久,桑母就蔫蔫的出來了。
半夜桑父酒醒起來喝水就看到桑母獨自坐在床邊,嚇得一下子就醒了。
“你幹嘛呀?嚇了我一跳,大半夜的你怎麼不睡覺?”
桑母轉過身來,頂著黑眼圈,“月月她不走了。”
“不走就不走唄。”桑父不以為意,“你什麼?月月真的這麼?”
他猛地反應過來妻子的話是什麼意思,立即反問道。
“要不,我去求求我弟弟?”沉默了片刻,桑父道。
“你去求他幹什麼?”桑母一下就不高興了。
她的情緒表現十分明顯,桑父頓時有些訕訕的,桑父有個弟弟,隻是兄弟倆關係一直不好。
這事兒也跟過世的老太太有些關係。
老太太一輩子就兩個兒子,當年家裏窮,桑父主動把讀書的機會讓給淋弟,他弟弟也爭氣,讀了個中專出來後當了老師。
原本兄弟倆的感情是不錯的,但因為命運軌跡不同,兩人之間差距也越來越大。
當年桑老太太之所以一直執著於孫子也跟這有關係。兒子的工作是體製內的,隻能生一個,生的也是女孩。
老太太就把希望寄托在大兒子兩口子身上。
但一邊是種地的長子長媳另一邊是體製內的兒子,老太太偏心二房有些過。
眼看著桑母一直沒消息,就攛掇著兒媳再生一個記在老大名下。
孩子順利的生了下來,也瞞住了,可老太太眼看著孫子,偏心都偏到胳膊肘了。
有一次桑父桑母下地去了,孩子留在家裏老太太照顧著,結果回來的時候發現原身坐在地上,頭磕破了,嗓子也哭啞了,老太太抱著她孫子冷眼旁觀看都不看一眼。
桑母當時氣上心頭就跟老太太發生了爭執,把事情鬧大了,結果害的桑老二丟了工作。
等老太太過世以後,兄弟兩人基本上不來往了。
桑母心裏氣,當初二房兩口子心裏也怨著長嫂。
但桑老二讀書多,頭腦靈活,雖然工作丟了,但他轉頭做生意發了財,如今縣城最大的服裝廠就是他開的。
而桑父沒什麼見識也沒魄力,一直在家種地。當地盛產枇杷,每年賣枇杷還能給家裏增加點收入。
聽女兒想留在家發展,桑父就想到了自家弟弟。
明麵上兩家這些年都不來往,但主要是桑母心裏有疙瘩,對桑父兄弟倆而言,畢竟是親兄弟。
那邊有錢,縱然有些看不起桑父,可打斷骨頭連著筋。不來往顯得他們嫌貧愛富,來往又不是送錢,他們沒啥損失。
所以兄弟兩人是有來往的,桑母心裏清楚,不過分的話就隻當不知道。
但要他們夫妻倆去求那邊,桑母不太樂意。
但為了女兒,桑母的語氣就軟了幾分,“找時間我問問月月,願不願意去她叔叔廠裏上班,如果她願意……”
“我自己找你兄弟去,豁出去我這張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