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七日,秦熠等人回到了距漢川郡不遠的一座山上。望著山下的漢川郡,孫立一臉怪笑:“嘿嘿,我們又回來了,不知皇上這次安排了什麼來招待我們。”
七人不敢貿然下山,孫冉吩咐張劍、王召下山打探下消息。其餘的人休息等候。過了二個時辰,二人回到山上。張劍說道:“漢川郡並無異常,城中布告欄上貼有皇榜,說小王爺擅殺朝廷重臣,召令革去逍遙王王位,貶為庶民。”
孫立聽到這裏,跳起身大叫:“貶為庶民?這是怎麼回事!”
聽到這個消息,不管是真是假,秦熠已不想再在西秦國多待了,遂道:“多想無異,我們進城去看看。”說著,當先往山下走去。
孫冉怕是誘敵之計,連忙阻止:“小王爺且慢,恐怕有詐。”
秦熠邊走邊搖頭:“無妨,皇家講究的就是金口一言,既然已用皇榜召告天下,那這事也就結了。”孫冉一想秦熠說的也有道理,招呼眾人跟了上去。
進到城裏,徑直來到郡守府旁的布告欄前。隻見布告欄正中粘貼著皇榜,上麵寫著:“查逍遙王秦熠,率手下孫冉、孫立、張劍、趙勝、王召、馬韓六人於大同121年五月初七子時,擅自潛入漢川郡郡守府,殺害漢川郡守趙儼、漢川將軍陳道,罪不容赦。朕念秦熠為先皇獨子,孫冉六人皆有大功於社稷。特召令:削去逍遙王秦熠王位,貶為庶民;革去孫冉等六人職位,永不錄用。”
孫立一看不幹了,口中大叫:“顛倒是非,誣陷忠良!”衝過去就要撕皇榜。
孫冉連忙抱住孫立,輕喝一聲:“不要莽撞,快看小王爺。”
孫立轉頭一看,隻見秦熠滿麵悲憤,雙眼緊盯榜文,雙唇嚅動,雙手握拳,全身微微顫動。六人麵麵相覷,正不知要如何上去勸解。就見秦熠仰天長歎一聲,轉身麵向長安,輕聲自語:“皇權相爭,殘酷至斯。皇叔,我已將皇位禪讓於你,你為何還苦苦相逼。不過,你最終還是給了我一條生路,也不枉我從小親你,敬你。”
說罷,轉身對六人道:“我們去郡守府。”邁步走了過去。
孫立連忙追上來問:“我們去那幹什麼?”
秦熠邊走邊道:“趙無極為救我們身喪此地,我要知道他葬身何處。”
來到府門前,秦熠拱手對門衛說道:“煩請對郡守通稟一聲,就說秦熠求見。”那門衛見秦熠年紀雖小,但氣度不凡,不敢怠慢,連忙應聲:“稍等,”轉身向郡守府內跑去。
不一會,郡守走了出來,麵帶訝異之色:“不知皇子此來,所為何事。”
秦熠拱拱手:“有一事煩請郡守告知,趙無極身喪於此,不知葬在何處?”
郡守肅容說道:“趙無極身為皇室衛隊鐵衣衛隊長,雖違令犯上,喪生於此,但皇上開恩,不予追究,現葬於城北山上,我叫人帶你們過去。”
祭奠完趙無極,秦熠對六人說道:“我們按計劃去石鍾山吧。”眾人應聲起行。
……
在鄱陽湖與長江交彙的九江郡。聳立著一座玲瓏剔透的天然美景,它便是大陸千古奇音第一山——石鍾山。站在山頂。眺望長江,白浪滔滔;俯瞰鄱陽湖,煙波浩淼。江湖交彙,水分兩色,天工造化,歎為觀止!
時值正午時分,山上走來風塵仆仆的七人一馬,正是秦熠等人和小馬奔宵。突然眾人耳邊傳來一聲朗笑。尋聲望去,但見一人身形碩長,年過四旬,頭戴逍遙巾,身著青灰色長衫,雙手負後,挺身而立,笑望七人。秦熠哽咽地喊了一聲:“朗叔!”飛身撲到周郎懷中,放聲大哭。周郎輕撫著他的後背,微笑不語。孫冉等人麵帶笑容,向周朗拱手致意。隻聽得孫立大聲招呼:“周老兒,好久不見,你到瀟灑,躲在這兒快活,真讓人羨慕!”這時秦熠放開周郎,抬手抹去臉上的淚水,激動的說:“朗叔,我好想你,終於見到你了!”
周朗大笑:“好,好,相別一載,今日得以在此相見,真是快哉!”
孫立樂道:“還不快快領我們去你的茅舍,把好酒好菜擺上,我們今日可要一醉方休。”
“正要如此,隨我來!”周朗大笑,領著眾人向前行去。將到山頂,穿過鬆柏遍植兩旁的小石徑,進入周朗居住的庭園,這是個以竹石為主景的園子,園中有四季假山,分別以五色土石堆疊成春、夏、秋、冬四山,各自成景。正廳、臥房、書房分布在四座假山之間。正廳坐北朝南,雅致而不失厚重,門頭上掛有一塊橫扁,雕的是‘其樂軒’三字,正麵廊柱上有一聯:“半腰起樓閣,嶺如屏,海如鏡,舟如葉,城閣村落如畫,況四時風月,朝暮晴陰,試問古今墨客,誰領略萬千氣象;九秋臨絕頂,洞有雲,崖有泉,鬆有濤,花鳥林壑有情,憶幾載星霜,關河奔走,難得棲遲石鍾,來嘯傲鄱陽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