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機變無雙(1 / 1)

幾人踏著風雪疾行到空見和尚的禪房,這禪房不大,卻是幹淨清幽,一方小桌上擺放著文房四寶和幾卷經書,甚有筆墨書卷氣。寒梟笑道:”原來空見大師還是個讀書種子,倒是失敬得很。“空見和尚道:”這些都是杜施主在敝寺時擺放的,貧僧因與他大大有緣,,是以在他離開後並未搬走。“說話間,翻開那一摞經書,尋找杜劍月手抄的《心經》。然而翻了個底朝天,也未找到,不由得忘了佛家的戒嗔之律,心中發急,又在禪房內搜尋,猶是遍尋不得。

沈輕裘三人也不禁焦急起來,欲幫他搜找,寒梟卻伸手止住了他們,神情嚴峻,目光如炬,瞧著空見和尚,問道:”那卷手抄的經書,大師這幾日可曾翻看過?“空見和尚沉聲道:”今日一早,貧僧還翻看過,卻不知怎地找不到了。“寒梟冷聲道:”大師不必再找了。以在下之見,大師即便把這禪房拆了,也萬難找到那卷手抄經書。“沈輕裘微怔,問道:”寒兄弟為何如此說話?“

寒梟蒼冷的俊麵上略現揶揄之色,對著空見和尚說道:“大師雖身入空門寶刹,卻心還在紅塵世上。端的也是個不惜破了佛家不打誑語的鐵律,重然諾講信義的好漢子。“空見和尚聞聽此言,身形一震,回首瞪著寒梟,長眉緊抖,道:”寒施主何出此言?貧僧甚為不解。“不僅空見和尚不解,沈輕裘等人更是如墜雲霧之中,不曉得寒梟在裝什麼神弄什麼鬼。寒梟悠悠一笑,道:”大師此時不必再打誑語了。那位杜施主的手抄佛經其實早已在大師將沈大俠送到住持方丈禪房之後就被大師自己藏起來了。這是為何呢?依在下所猜,必然是因為杜劍月臨走時曾求大師若有人前來尋他,務必不得讓那人見到自己留下的手跡。在下甚至猜到杜劍月曾對大師提到了沈大俠的名字,是以大師問清沈大俠的姓名,便已經猜出沈大俠的來意。是以將沈大俠伉儷和沈姑娘親自送到空寂大師的禪房後便回到自己的禪房將那卷手抄經書取走,隱藏起來。“

空見和尚冷笑起來,道:“寒施主此言無憑無據,全是妄加猜度,一廂情願,誰會相信寒施主的話豈不是癡狂妄誕。”沈輕裘也眼神冷峻地瞧著寒梟,暗忖此人要麼大話欺人,要麼癡心妄想。寒梟輕笑不絕,道:“在下所言,委實難以讓人取信。不過在下絕非妄加猜度,大話欺人。空見大師,在下之所以如此猜想,乃是因為三件事情所致。”沈輕裘問道:“哪三件事情所致?”

寒梟注視著空見和尚,漸漸斂去輕笑,正色道:“第一件事情,空寂大師著令空見大師布置齋菜,空見大師理應去齋堂之後的香積廚善加籌劃,然而空見大師沒有如此行事,反而到了大殿趺坐誦經。這是為何?隻因為大殿離空見大師的這間禪房相距很近,便於空見大師從禪房取走手抄經書,速加隱藏。第二件事情,當在下在大殿裏找到了空見大師,問大師杜劍月可曾留下什麼,空見大師居然沉思良久,分明是思忖如何應對在下,否則在下的問話何須沉思,脫口便可答出來。第三件事情,空見大師的禪房裏如此幹淨清幽,想必沒有其他僧人來過,而且杜劍月幾個月前擺放的文房四寶至今依舊未動一點,足可見大師與杜劍月交情之深,也足可見其他僧人不敢到大師禪房來稍有耽擱。若其他僧人不敢到此,那卷手抄經書除了大師自己,誰敢妄動?”

說話間,身形一動,飄出了禪房,徑奔大殿而去。見他動如脫兔,空見和尚也急如旋風撲出了禪房,沈輕裘三人見此情景便猜出了幾分真相,隨著飛掠而出。寒梟輕功端的是神妙異常,手揮飛雪,淩波虛步,刹那間已經掠進大殿。空見和尚輕功也是不弱,居然在寒梟掠進大殿之後,迅疾追進大殿。

寒梟青雲一樣升到佛像之後,探手摸出了一卷經書,空見和尚見他找到了經書頓足不已。眼瞧著寒梟笑吟吟落地,在他麵前抖動著那卷杜劍月手抄的經書。這時沈輕裘三人也相跟著進入大殿,瞧著一喜一怒的兩個人。

寒梟展開經書,仔細翻看著,卻見經書最末一頁寫著“四海飄蓬客中原杜劍月敬書於空禪寺,謹獻予空見大師。大師言道遼東普濟寺佛骨舍利所尊藏甚豐,我心向往之,長揖之後我將訪之。”

空見和尚頓足連連,道:“貧僧受杜施主所托,不可露其行藏,今失信於人,貧僧無地自容。”寒梟笑道:“大和尚此言甚謬,佛說去執,大師此言豈非未能去執麼?”沈輕裘瞧著寒梟,道:“寒兄弟心智過人,機變無雙,佩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