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反叛(2)(1 / 2)

李全決意伐宋,派張友、潘於率軍五千,秘密進入高郵、寶應、天長地區,搶掠財物,順便抓些壯丁回楚州,充實軍力。

高郵守將葉秀發派副將宗雄武前去征討,張友、潘於設置伏兵,宗雄武軍進入伏擊圈,折兵大半,慘敗而歸。

李全接受馮垍、於世珍的建議,繼續向蒙國進貢,消除對方疑慮。又與金國聯合,把盱眙送給金國,訂立和平條約。金國派使者招降忠義軍,李全、楊妙真斷然拒絕。

不久,李全任命穆椿為敢死隊隊長,帶著數十名敢死隊員,潛入臨安,燒毀了宋國禦前軍器庫,宋國喪失了很多兵器鎧甲。

宋主趙昀大驚,嚴令史彌遠查出放火的人。

史彌遠下令緊閉四門,派禁衛軍抓捕放火者。忠義敢死隊非死即傷,穆椿力殺數十人,力竭被擒。

穆椿被五花大綁,推至史彌遠麵前。

史彌遠喝道:\"汝乃何人,竟敢焚燒禦前軍器庫!\"

穆椿仰天大笑:\"彌遠老賊,說給你聽無妨。爺爺的名字叫穆椿,乃忠義軍的一名敢死隊員。這次到臨安焚燒禦前軍器庫,任務完成了,雖死無憾,二十年後,爺爺依舊是一條好漢,哈哈哈哈!\"

史彌遠說道:\"朝廷待忠義軍不薄,汝等為何謀反?\"

穆椿吼道:\"一開始是不錯,可後來你們猜忌忠義軍將士,把我們稱為北軍,減撥糧餉,讓我們餓著肚子抗金擊蒙。人心都是肉長的,我們在前線血戰,你們在淮地對忠義軍將士和家屬大開殺戒!試問,你們對忠義軍是真心的嗎?\"

史彌遠聽了,無言以對,揮了揮手,示意刀斧手行刑。

李全得到穆椿被殺的消息後,號啕大哭,聲震屋宇,發誓要為敢死隊員報仇。

說來也巧,忠義軍買糧食的船隻路過鹽城時,翟朝宗唆使宋兵搶奪。李全大怒,以搜捕盜賊為名,率水、陸軍數萬人直搗鹽城。

鹽城守將陳益、樓強驚恐萬狀,棄城逃走,李全進城並占據了它。

翟朝宗怕被朝廷削去官職,情急之下,派王節進入鹽城,懇求李全退兵;還派人進入山陽,求楊妙真在李全麵前說說好話,被楊妙真拒絕。

李全留鄭祥、董友守衛鹽城,自己親率大軍,南征宋國。

宋廷罷去翟朝宗官職,改由趙璥夫接任,懇請李全退兵,李全不同意。

趙璥夫忽然想到,製置司幹官耶律均是忠義軍出身,和李全有些交情,就請耶律均出麵,前往楚州,勸李全退兵。

李全對耶律均說道:\"朝廷對忠義軍像小孩一樣,哭的時候給點果子。這次我決心和宋廷鬧翻,再也不會上當受騙了!\"

耶律均無奈,隻得回到趙璥夫那兒,傳達李全的意思。

趙璥夫急得原地打轉,顫聲道:\"李全、楊妙真深諳用兵之道,金蒙都拿忠義軍沒法子。這次忠義軍主力南下,揚州看來難保了。\"

耶律均聽了,安慰道:\"大人勿憂,趙範、趙葵兄弟在揚州經營工事好久了,隻等忠義軍來攻了。我認為忠義軍短期內很難拿下揚州,隻要各地援軍一到,忠義軍會知難而退。\"

趙璥夫聽了,稍稍心安。

李全下令在諭口建造浮橋,以方便鹽城的來往;又開辟馬羅港、壽河,使淮河上的船隻進入湖中,作為攻打水寨的準備。

馮垍、於世珍書寫討宋檄文,大意是:忠義軍歸附多年,淮甸安寧,想做宋國邊軍,抗金擊蒙。無奈宋國幾任製置橫加猜忌,殺戮忠義軍將士。忠義軍全體將士憤慨不已,決心討伐宋國,為死難的忠義軍將士及家屬報仇!

討宋檄文送達趙善湘、嶽珂、趙璥夫、趙範、趙葵等人那裏,這些人看了,十分氣憤,聯名上書宋廷,要求增派兵馬,和忠義軍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