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端率領的蒙國西路軍,自攻破鳳州後,在沔州一帶與宋軍大戰,雙方互有勝負。
蒙軍初次攻蜀受挫以後,於端平二年冬退出蜀邊,史載\"尚留哨騎,出沒並邊,或伏草間以待麥熟。\"
這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蒙軍進逼文州,聲言報花石峽之仇。
曹友聞收到文州守將李安國的告急文書後,與部下商議如何解文州之圍。
時當可說道:\"此番闊端讓劉黑馬率軍數萬,攻打文州,隻是一支偏師,並沒有出動主力。我軍如全力相救,正中闊端下懷。我軍應出偏師相救,才能掌握戰場主動權。\"
曹友聞點了,點頭道:\"時將軍所言有理,大宋川陝野戰軍,隻剩下咱們這一路了。每次出兵,必須慎之又慎。\"
部將全貴慨然道:\"曹將軍,我部願馳援文州!\"
曹友聞盯著全貴,一字一句:\"全將軍,此番宋蒙大戰,已曆數月,我軍戰線漫長,兵力不足。你率軍抵達文州城外後,不可冒險出擊。要和李安國聯係上後,商議破敵之策,明白嗎?\"
全貴昂聲道:\"末將明白!\"
第二天,全貴帶了五千精兵,離開沔州,向文州而去。
話休絮煩,全貴一軍抵達文州城外後,見文州城被蒙軍團團圍住,宋軍將士紛紛向全貴請戰,要求突擊蒙軍,讓他們知道大宋軍的厲害。
全貴想起曹友聞的話,沒有答應將士們的請戰要求。
數日後,蒙將劉黑馬親自上陣,在全貴一軍營寨外叫罵不休。
一名姓石的偏將進入中軍帳,向全貴請戰,要求帶兵攻擊蒙軍。
全貴聽著蒙兵在外麵的叫罵聲,不禁怒從心起,一時頭腦發熱,撥給這位偏將五百軍馬,前去驅趕叫陣蒙軍。
偏將答應一聲,轉身點兵迎敵去了。
不一會兒,一名親兵來報:\"石將軍和劉黑馬鬥了六七合,被劉黑馬所斬!\"
全貴大怒,點了三千精兵,衝出營寨,找劉黑馬廝殺。
劉黑馬晃動大鐵槍,與全貴打了起來。
二將大戰三十餘合,不分勝負。
劉黑馬見全貴武藝高強,一時難以取勝,遂撥轉馬頭,繞陣而走。
全貴哪裏肯舍,帶著這三千精兵,呐喊著向蒙軍殺去。
宋軍將士對侵川蒙軍恨之入骨,心裏的火氣旺著呢,一通砍殺,蒙軍敗退下去。
全貴見劉黑馬盔歪甲斜,不由大喜,夾緊馬肚子,提刀向劉黑馬追去。
追呀追,轉過一個山坳,眼看要追上劉黑馬了,不料山坳二邊,擁出無數蒙兵,瞪著眼,向宋軍殺來。
這支宋軍離開沔州,長途行軍,早就疲憊不堪,怎禁得這麼多蒙兵的襲擊,工夫不大,被蒙軍截成數段。
望著大宋將士們一批批倒在蒙兵的馬刀下,全貴怒火中燒,揮刀急砍,一連剁翻了數十個蒙兵。
劉黑馬知道,對付全貴這樣的宋國悍將,力鬥不可取,隻能智取。
\"放箭!\"劉黑馬大聲命令。
蒙軍弓弩手一陣急射,無數箭矢向全貴飛來。
全貴舞刀撥箭,無奈箭矢太多太快,縱有通天本領,也難逃此劫。
可憐這名大宋悍將,身上插滿箭矢,像剌蝟一樣,殞命疆場。
劉黑馬吩咐親兵:\"找塊高地,把全貴將軍埋了吧。\"
李安國得到全貴一軍被蒙軍擊敗的消息後,淚如雨下,喃喃自語:\"全將軍乃川陝猛將,中了蒙軍埋伏,不幸陣亡,難道天亡大宋國川陝乎?!\"
一名親兵進來報告:\"李將軍,劉黑馬帶兵前來攻城!\"
李安國竭力控製住悲痛的情緒,咬牙道:\"傳令全城軍民,與蒙軍血戰到底,決不後退!\"
文州城數萬軍民,這回和蒙軍玩命打了,劉黑馬指揮蒙軍,一連攻了十餘日,文州城巋然不動。
劉黑馬知道,這回想打下文州,難於上青天了。因為蒙軍麵對的,是視死如歸的宋國軍民。
不久,劉黑馬接到闊端軍令,要他火速從文州撤兵,轉攻階州。
闊端不惜血本,命令穆直率領數萬蒙軍主力,攻打階州。
階州守將董鵬飛組織全城軍民,拚死拒戰,雙方打得昏天黑地,蒙軍難以破城。
穆直焦急萬分,因為根據闊端戰略部署,西路軍快速攻取階州,攻入四川腹地,才能使東路蒙軍拿下早日拿下大安。
大安在沔州南麵,對大宋國川陝戰區來說,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曹友聞馳書回複趙彥呐說:\"沔陽(即沔州),蜀之險要,吾重兵在此,敵有後顧之憂,必不能越沔陽而入蜀。又有曹友萬、王宣首尾應援,可保必捷。大安地勢平壙(曠),無險可守,正敵騎所長,步兵所短。況眾寡不敵,豈可於平地控禦。\"曹友聞的看法與此前高稼的觀點相同,但趙彥呐不以為然,強令曹友聞退守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