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督建(2)(1 / 2)

冉氏兄弟出山,協助餘玠督建四川防禦工程,極大地凝聚了人心。

因為冉氏兄弟在四川軍民中威信很高,既能實幹,又能謀劃。用現在的話來說,能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

這樣的人才,不管放哪,都能發光發熱。

冉氏兄弟向餘玠建議,革除弊政,實行輕徭薄賦、整頓軍紀、除暴獎賢、廣納賢良、聚小屯為大屯等政策。

餘玠一一采納,征調民夫,加班加點,在四川主要的城鎮、關隘,建造各類防禦設施。

一日,餘玠在成都府衙處理完公務,信步而出,走著走著,想到了冉氏兄弟。

對了,冉氏兄弟已有數日沒來見我了,這兄弟倆,這幾天在幹什麼呢。

餘玠決定親自到成都的冉府,去見冉氏兄弟。

因為餘玠知道,冉氏兄弟惜時如金,幹的是正經事,他倆不到府衙上班,肯定在謀劃什麼要事。

沿著青磚鋪就的街道,餘玠的那匹獾紅馬,來到冉府前麵。

餘玠勒住馬韁繩,獾紅馬輕嘶一聲,停了下來。

門衛認識餘玠,因為這位餘大人是冉府的常客。門衛急忙打開朱漆大門,讓餘玠策馬而入。

餘玠一抖馬韁繩,獾紅馬嗒嗒嗒地進了冉府大門。

映入餘玠眼簾的是這樣一幕,隻見冉氏兄弟相對而坐,用白堊在地上畫成山丘、河流、城邑、護城河之類的形狀,不一會兒,就把畫的圖形擦去。

接著,冉氏兄弟繼續用白堊在地上畫山丘、河流、城邑、護城河之類的形狀!

餘玠朗聲道:"你們兄弟倆好興致啊,畫這些,是想重新規劃川地防禦設施吧。"

冉王進、冉璞沉浸在這樣的作業裏,沒有聽到餘玠的話,依然埋頭作畫。

餘玠翻身下馬,走到冉氏兄弟身邊,高聲道:"你倆畫得入迷了吧,看看我是誰!"

冉氏兄弟這才回過神來,扭頭一看,見是餘玠,急忙立起身來,拱手施禮。

餘玠說道:"你們兄弟倆這幾天沒來上班,在這畫川地防禦圖吧。"

冉王進笑道:"餘大人明察秋毫,被你猜到了,嗬嗬。"

冉璞說道:"餘大人請看,我們兄弟倆琢磨了好久,認為除了先前的防禦方略,還應采取依山製騎、以點控麵的方略,築青居、大獲、釣魚、雲頂等城,遷郡治於山城。如此一來,蒙軍縱有百萬來攻,亦不能占領四川!"

餘玠聽了,喃喃自語:"依山製騎、以點控麵,依山製騎、以點控麵,妙!妙啊!"

冉王進解釋道:"這樣的防禦方略,是針對蒙軍騎術精良,善於野戰的特點,采取守點不守線、聯點而成線的方略,利用山險製騎,改變被動挨打的局麵,定能挫敗蒙軍進攻。待蒙軍疲憊,轉入反攻,定能大破蒙軍。"

餘玠聽了,撚須笑道:"你們兄弟倆不但為四川軍民找到了一條守禦妙道,而且為大宋國其它山區找到了守禦妙道。縱然孫吳再世,亦必欽佩。工程完成後,我要在成都大酒店設款待你倆,表彰你們的功績。"

冉王進說道:"我們兄弟倆感謝您的禮遇之恩,經反複分析研究,認為今天治理川地的方法,重點在於遷徙合州城!"

餘玠聽了,十分高興,不覺跳起身來,拉住冉王進的手,"這正是餘玠所希望的,但不知道怎麼實施。"

冉王進解釋道:"川蜀關口形勝之地沒有什麼地方比得上釣魚山,把合州城遷到那裏。如果得到了合適的人選,積儲穀粟在這裏駐守,遠勝十多萬軍隊,巴蜀地就會守住了。"

餘玠大喜,高興地說:"先生的謀略,餘玠不敢掠其美,歸功於自己。"

餘玠秘密地把冉氏兄弟的防禦之策啟奏朝廷,請求不要按常規授予官職。

大宋皇帝趙昀詔令冉王進為承事郎,暫時發遣到合州任知州;冉璞擔任承務郎,代理合州通判,管理州事。遷徙合州城治的事情,全部委任給他們來辦。

詔令一下,合州一府喧嚷嘩然,認為這樣不可行。

餘玠慨然道:"合州城修成則蜀地就會依賴它保證安全,不能修成,餘玠將獨自承擔罪責,與大家沒有什麼關係。"

謝方叔被餘玠任命為督建總監,負責青居、大獲、釣魚、雲頂、天生等十幾座城池的建造。這些城池,均依山築成城堡,形成堅固堡壘,星羅棋布,成為各州府的治所,屯駐軍隊,聚集糧食,做長期堅守的準備。

餘玠發布大宋立國以來川蜀最嚴軍令,遷移金地的戍卒,到達大獲一帶,以守護巴地的關口。遷移沔水一帶的戍卒到達青居一帶,先前駐守合州舊城邑的興地戍卒,遷移駐守釣魚,共同守備內水。遷移利州戍卒到雲頂,守備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