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設防,似以臂使指,聯絡一體,氣勢磅礴。餘玠命令嘉定人俞興擔任糧官頭兒,在成都府路一帶開墾屯田,蜀地因此富足殷實。
經過數年日夜不停的建設,川蜀整體防禦體係正式形成,逐步建成以重慶為中心,以堡寨控扼江河、要隘的縱深梯次防禦體係。諸城依山為壘,據險設防,屯兵儲糧,訓練士卒,成為大宋國抵禦蒙軍入侵的堅強堡壘,在日後的抗蒙戰爭中發揮了極大作用。
一日,冉璞來到成都府衙,拜見餘玠,說謝方叔在督建釣魚城工程時,沒有按照原有標準建造,有敷衍了事的情況。
餘玠沉聲道:"說說具體情況。"
冉璞道:"按工程計劃,釣魚城共建造八座城門,其中最為宏偉的一道險關,位於城南的第二道防線上,喚作護國門。其左倚懸崖絕壁,右臨萬丈深淵的嘉陵江,地勢極其險要,是扼守城內外交通的重要孔道。護國門內外的懸崖絕壁上,應該開鑿一條棧道,但因施工難度太大,謝方叔沒有執行工程計劃。"
餘玠聽了,大聲道:"不行,這條棧道必須建造,戰時要便於軍民行動。我馬上動身,前往釣魚城!"
冉璞激動地說:"餘大人忠心事國,我欽佩之至。"
話休絮煩,餘玠、冉璞來到合州釣魚城後,謝方叔急忙相迎。
餘玠責備道:"汝放棄護國門棧道的建造,那是嚴重失責,按律可判流放!"
謝方叔聽了,嚇得臉色煞白,解釋道:"修建這條棧道,施工難度太大,我擔心鬧出人命,才--"
"別說了!"餘玠打斷了謝方叔的話。
謝方叔低下頭去,不敢吱聲。
冉璞瞪了謝方叔一眼,冷聲道:"我說謝總指揮,戰端一開,有了這條棧道,釣魚城就固若金湯了。你怎能知難而退,不修這條棧道了呢。"
謝方叔聽了,深恨冉璞,認為因為冉璞的反映,才導致自己挨批。
餘玠神色緩和了下來,盯了謝方叔一眼,道:"方叔啊,你是川蜀重臣,念你先前功勞,這次就不處罰你了。你必須在半月之內,建好這條棧道!"
謝方叔大聲回答:"請餘大人放心,方叔保證完成任務!"
因為餘玠決策英明,在川蜀防禦設施的建設中親臨第一線,進行嚴格管理,才使川蜀防禦設施的質量得到了保證。尤其是釣魚城的建設,稱得上固若金湯。
釣魚城原為釣魚山,在合川縣城東北部,距縣城約5公裏,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位於護國門之上,這就是釣魚台。
釣魚台是馳名巴蜀的遠古遺跡,傳說遠古之時,三江洪水泛濫,人們競相奔山避難。正當他們饑餓難熬、瀕臨死亡之際,突然從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頂上持竿長釣,以鮮魚饋贈災民,民賴以生。從那以後,巨神留下足跡的石台就被稱為釣魚台,台前留有五個孔穴的巨石,被稱為插竿石。
釣魚山三麵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圍,形勢陡絕,倚天拔地,雄峙一方。後來,在釣魚城,發生了持續整整36年的攻防爭奪戰,這不僅是大宋王朝與蒙古大軍之間的一場生死決戰,也是改變中國曆史和世界曆史的一場具有重大意義的戰爭--釣魚城之戰。
校場位於釣魚城的中間位置,寬闊平坦,道路四通八達,旁邊有不少軍營。一有軍情,無論東西南北,部隊可迅速出擊。
軍營山莊前,有寬闊的跑馬道,這是釣魚城軍民修築的貫穿全城的軍事交通命脈,遇有軍情,守城部隊即可通過跑馬道迅速到達戰鬥地點。釣魚城跑馬道可供三馬並進,五人並行。
沿著跑馬道,來到嘉陵江邊,陡峭的岸邊,是堅固的城牆。城牆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登上天梯,是一處寬闊的平台,這些鍋狀的凹坑叫做九口鍋,是釣魚城守軍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製火藥的碾盤,這是中國最早的兵工廠,製造鐵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殺傷性武器,有效地增強了釣魚城的整體防禦能力。
護國寺,始建於大宋紹興年間,大門上一幅石刻對聯:城號釣魚,三江送水開巴塹;寺名護國,孤嶂飛雲控蜀江。訴說著釣魚城護國的重任。
雕刻於晚唐時期的懸空臥佛,在一尊懸空的崖壁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氣。臥佛穿雙領下垂袈裟,憑虛而臥,端莊慈祥,情態自然。
懸空臥佛腳下,有一眼井,井水從崖縫中滲出,山上有很多這樣的井,這些井水,是釣魚城軍民的生命之水。
望著奔騰咆哮的嘉陵江水,餘玠發出震天的吼聲:"敢犯川蜀者,有來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