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臣出班奏道:"汗皇,前不久唆魯禾帖尼派人送信,極言召開忽裏台會議的重要性,建議宗王到你的領地參加會議,選舉出新的蒙古大汗。海迷失幹政,倒行逆施,民怨沸騰。如今河北落入宋國手裏,海迷失又少了一張牌。依我之見,可以通知宗王們來開會了。"
唆魯禾帖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正妻,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裏不哥的生母。她四個傑出的兒子都做過帝王,因此她被後世史學家稱為"四帝之母"。
她是克烈部王罕的弟弟劄合敢不之女,1203年成吉思汗滅克烈部後,她嫁給拖雷為妻,她多謀善斷,管理才能出眾。
拖雷去世後,唆魯禾帖尼全麵掌管拖雷家族。窩闊台把屬於拖雷的三千戶授與兒子闊端,拖雷屬下很多大臣不服,唆魯禾帖尼說服他們遵從大汗旨意,籠絡了闊端,使闊端站在拖雷家族一邊。
唆魯禾帖尼治家有方,管教諸子遵守劄撒,善待臣民,為拖雷家族贏得了聲譽。
拔都一向敬服唆魯禾帖尼,聽了這位大臣之言,決定在他的領地召開忽裏台會議。
不久,忽裏台會議在薩萊城召開,在這次會議上,拔都極力稱讚蒙哥能力出眾,又有西征大功,可擔任蒙古大汗之位。
窩闊台、察合台家族據不承認蒙哥大汗之位,唆魯禾帖尼和蒙哥遣使邀集各支宗王到斡難河畔召開忽裏台大會,拔都派其弟別兒哥率大軍隨同蒙哥前往斡難河畔,由於唆魯禾帖尼的威望甚高,並且善於籠絡宗王貴族,多數宗王大臣最終應召前來,1251年農曆六月舉行忽裏台大會,宗王大臣們共同擁戴蒙哥登基即大汗位。
蒙哥登基後,尊唆魯禾帖尼為皇太後,此後,為了鞏固汗位,唆魯禾帖尼鎮壓反對者毫不留情,並親自下令處死元定宗貴由的皇後斡兀立海迷失。
元憲宗二年農曆正月(1252年2月12日至3月11日之間),唆魯禾帖尼因病去世。
忽必烈勸蒙哥暫緩收複河北,先取大理國,形成對宋國的包圍圈,一舉滅掉宋國,蒙哥考慮再三,采納了忽必烈的這個建議。
公元1252年,蒙哥令其弟忽必烈、大將兀良哈台共同征位於雲南的大理國
1253年夏,忽必烈率大軍出蕭關(今寧夏同心南),經六盤山集結於臨洮(今甘肅),練兵備戰。同時,蒙哥命便宜都總帥汪德臣率軍入蜀,抵嘉定(四川樂山),配合忽必烈行動。
1254年(蒙古憲宗四年、大理天定三年)秋,兀良合台率軍攻占押赤城(今昆明),俘降段興智,繼以段氏領所部兵二萬為先鋒,攻克未附城寨,占領大理全境。
此戰,是中國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遠征,忽必烈充分發揮蒙古騎兵的特長,揮軍直入數千裏,沿途招撫吐蕃首領、喇嘛,大迂回攻占大理國,出奇製勝,形成了對宋國的南北夾擊,是中國戰爭史上遠程奔襲的著名戰役。
滅了大理國,蒙哥磨刀霍霍,準備攻打宋國了。
消息傳到臨安,宋帝趙昀大驚,急聚眾文武商議,如何抵禦蒙軍進攻。
右丞相吳潛出班奏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淹。蒙軍戰力雖強,大宋軍也不弱。如今大宋軍已牢牢控製了東川、京湖、江淮的前沿陣地,北伐取得了很大進展,占領了全河北地區、山東部分地區,正準備攻取山西之地,威脅蒙國大草原。大宋國南方的商貿十分發達,錢賺得多了,就能源源不斷地製造出兵器來。大宋帶甲百萬,戰將千員,完全可以和蒙軍長期抗衡,陛下切不可長蒙軍之氣,滅大宋軍威風啊。"
趙昀聽了,頓時來了精神,問道:"吳愛卿,你認為蒙軍下一步要打大宋的哪個地方?"
吳潛答道:"從蒙軍滅亡大理國的行為來看,蒙軍後麵肯定要攻打東川,西川大部分地區已經滄陷,東川絕對不能丟。宋蒙的主戰場會在嘉定至成都一線展開,此戰肯定酷烈無比,請陛下速速調兵遣將,增援嘉定,以防不測!"
趙昀聽了,點了點頭。
經過激烈討論,君臣在朝堂上議定:任命俞興為成都安撫副使、嘉定府知府,負責對蒙軍的防禦作戰。與此同時,詔命餘玠全力支持嘉定軍抗蒙。
此守禦之策出台後,趙昀派特使急赴襄陽,征求兵馬大元帥趙林意見,趙林聽後,表示讚同,但提出一點:不能消極防守,要寓守於攻,必須時主動出擊,敢於和蒙軍野戰,挫滅蒙軍凶焰!
不出大宋君臣所料,忽必烈攻滅大理國後,厲兵秣馬,積草屯糧,積極準備攻打東川。
不久,蒙哥命令汪德臣率精兵數萬,從成都南下,向嘉定地區發起了猛烈進攻。忽必烈從大理出兵數萬,與汪德臣軍遙相呼應,妄圖一舉攻占嘉定府,剪去大宋東川的一隻有力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