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公元1231年,蒙軍開始進攻四川,揭開了宋蒙四川之戰的序幕。1236年蒙軍橫掃西川,嘉定開始受到蒙軍的侵擾。1238年,蒙軍汪世顯部乘勝定資州,略嘉定、峨眉,進次開州,再次侵犯嘉定。嘉定軍民同仇敵愾,奮起反擊入侵蒙軍,使蒙軍傷亡慘重,始終未能占領嘉定地區。
此番蒙軍二路夾攻嘉定,來勢洶洶,大有一舉攻占嘉定之勢。
嘉定府議事廳裏,座無虛席。
俞興掃視了一下與會人員,開言道:"諸位,你們都是身經百戰的功臣,是大宋國的棟梁之材,值此民族危亡之際,我們要同心協力,擊破二路蒙軍的侵擾。下麵,請大家暢所欲言,怎樣擊敗忽必烈、汪得臣這二路蒙軍?"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了,議論了半天,沒有達成統一意見。
部將元用說道:"我認為此次蒙軍的主攻部隊是成都汪德臣軍,忽必烈軍為助攻。因此,大宋軍應向南防守,向北進攻,迅速擊敗汪德臣軍,則嘉定危而複安。"
突然,一名親兵來報:"俞大人,大宋掃魔隊季彬隊長求見!"
俞興說道:"有請季隊長!"
季彬走進議事廳,對俞興深施一禮,道:"俞大人,我奉大宋兵馬大元帥趙林將令,帶領大宋掃魔隊若幹名骨幹,前來相助,與你們一起,抵禦蒙軍入侵,請安排任務!"
俞興輕輕擺了擺手,示意季彬坐定。
季彬坐定後,俞興說道:"有季隊長帶領的大宋掃魔隊相助,何懼二路蒙軍!季隊長,我撥給你三千精兵,配合大宋掃魔隊行動,駐守三龜九頂城,堅守待援。"
接著,俞興命令元用、施輝率兵一萬,駐守淩雲山,與三龜山上的季彬一軍遙相呼應。俞興率領餘下的三萬餘兵馬,防守嘉定府,策應淩雲山、三龜山宋軍。
安排好了這一切,俞興寫了一封軍書,派快騎送至合州餘玠處,要求撥發援兵,與北路蒙軍決戰。
話休絮煩,餘玠接到俞興的軍書後,陷入了深思。
汪得臣從成都出兵,經眉州,直趨嘉州,圍攻嘉定府,這是總路線。具體到戰役安排上,進入嘉州後,有多條道路選擇,他會選擇哪條道進兵呢?
先控製夾江?還是先打平羌?或者直奔嘉定府?這三種打法,都有可能。
餘玠想到汪德臣是汪世顯處子,行事風格和他爹很相似,老成持重,不打無把握之仗。因此,在沒有拔掉嘉定府外圍據點的情況下,直接攻打嘉定府,這種可能不能。
夾江和平羌,在汪德臣眼裏,哪個重要?
既然汪德臣老成持重,輕易不會冒險,最有可能的進兵路線,則是先打夾江。
好,你汪德臣帶兵打夾江,我呢,帶領合州軍,直接抄你的老窩成都!
因此從合州到嘉定,路途遙遠,長途救援,師老兵疲,乃兵家大忌。攻其所必救,動搖蒙軍根基的辦法,就是打成都。
與此同時,餘玠派王連率兵五千,以輕騎兵為主,進至夾江、平羌一帶,襲擾蒙軍,拖延蒙軍進軍時間,讓俞興指揮嘉定軍,從容迎敵。
不出餘玠所料,汪德臣果然率領蒙軍主力攻擊夾江,王連率軍忽東忽西,飄忽不定,拖得蒙軍筋疲力盡,想打打不了,想追追不上。
季彬、齊美、風信子、高雲、白楓、龔武、江易、周芷英指揮三千宋軍,在三龜九頂城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嚴陣以待。蒙軍好不容易行軍至三龜山,汪德臣率軍猛攻三龜九頂城,均被季彬率部擊退。
齊美、風信子、高雲帶領三百勇士,夜闖蒙營,攪和了二三個小時,方撤回三龜九頂城。
十幾座蒙軍大營被燒,不少軍糧被毀,數百名蒙兵被殺,汪德臣暴跳如雷,無可奈何。
屋漏偏逢連綿雨,俞興、元用、施輝蒙軍疲憊之機,出城攻擊,這通殺呀,殺得蒙軍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大雨滂沱,汪德臣帶著萬餘殘軍,向成都逃去,一路之上,遭到多股大宋遊擊隊的襲擊,損失慘重,到達雙流時,隻剩下六七千人。
突然,一支二萬餘人的宋軍似乎從地底下鑽了出來,無數火把亮如白晝,餘玠全身披掛,手持興蜀劍,擋住蒙軍去路。
餘玠厲聲高叫:"汪將軍,你部已進入兵家絕地,下馬投降吧!"